中证网
返回首页

头部企业热议新生态 光伏行业或迎大变局

刘杨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6月11日,第十七届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大会(SNEC)在上海开幕,协鑫集团、天合光能等头部企业的董事长就如何破解行业“内卷”、构建新发展格局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SNEC被称为光伏行业的“晴雨表”和“风向标”。

  “时隔一年再见面,产业变化两重天。”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在此次大会开幕式上感慨,中国光伏产业处在重要转换期,行业将迎来大变局。

  供需严重错配

  朱共山表示,过去一年,光伏行业遭遇最强“内卷”,供需严重错配,供给侧同质化竞争,资本盲目跨界,多种因素叠加将产业带入“局部最优”而非“全局胜利”的陷阱。

  “截至目前,硅料、硅片、电池、组件四大环节基本上均跌破现金成本,全产业链集体承压。”朱共山坦言,光伏产业在本轮震荡周期利润率下降70%左右。同时外需收缩,全球光伏供需失衡加剧。

  市场震荡孕育重大产业变革。去年以来,光伏产业持续重塑格局。从材料与制造端看,“大基地”替代“小基地”,低能耗替代高能耗,“智改数转网联”的高端智慧制造替代常规制造,N型技术崛起。

  朱共山表示,“内卷”加剧与全行业对供需关系的误判不无关系,且准入门槛不够高。“唯有核心技术突破,才能带来产业上限拓展和生态改善。这是产业链突破‘内卷’的关键。”

  以钙钛矿为例,朱共山称,钙钛矿用10多年时间走完了晶硅电池50年的技术演进之路,而技术深度、广度远超传统技术,需要复杂的模型架构、大量的实证研究与技术全要素匹配。朱共山倡议,尊重知识产权,共建开放协作的生态链,协力共闯科技无人区。希望应用端大力支持钙钛矿示范电站建设,加速钙钛矿技术的市场化验证,推动光伏新技术加快产业化,构建生态新格局。

  破解“内卷式”竞争

  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认为,光伏行业已经进入新发展阶段,要树立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为破解光伏行业“内卷式”竞争,高纪凡建议,加强统筹规划,地方政府要提升招商引资的质量,进一步压实相关管理部门、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的责任,在市场准入等环节严格监管,形成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同时,高纪凡建议,全力鼓励技术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同时,产学研协同创新,上下游协同发展,共建行业协同发展新生态。“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是光伏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知识产权是创新的关键成果和重要无形资产。”

  高纪凡倡议,龙头企业与产业链配套企业协同发展,加强合作与协同创新,携手共建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生态。

  持续技术升级

  “我在去年的SNEC上预测,2027年光伏将超过火电成为全球第一大能源,现在看这一节点要大幅提前。按照目前光伏产业发展速度,乐观预计2024年全球光伏装机规模有望维持在490吉瓦-550吉瓦,很快就可以追上火电的装机规模。”朱共山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出席了本届SNEC。“太阳是取之不尽的能源,光伏是有希望的产业。”董明珠表示,格力秉承绿色发展理念,引入“光储直柔”核心技术。

  谈及当下光伏行业的竞争格局,董明珠表示,格力电器从空调起步,逐步发展成为一家全品类的家电企业,期间曾面临难以解决的问题,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升级,才能把市场维护得更好。

  2023年12月,格力电器公告称,拟以10.15亿元增持格力钛24.54%股份,交易完成后合计控制格力钛表决权72.47%。未来12个月内,公司将择机开展协议受让格力钛合计不超过27.53%的股份。格力电器表示,格力钛是格力电器新能源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增持有助于加强对格力钛的管理与控制,充分发挥协同效应,降低内部管理成本,落实绿色能源战略,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

  格力钛原名银隆新能源,是一家集钛酸锂电池核心材料、电池、智能储能系统、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动力电池回收梯次利用为一体的综合性新能源产业集团。董明珠介绍,格力钛新能源电池涵盖风光储输、电网调频、工业调峰、通信基站等多种应用场景,致力于高海拔、超低温地区储能系统研发。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