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打造“天空之城” 深圳低空经济先行先试

齐金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从穿梭在商场与公园间的无人机外卖,到横渡珠江入海口的“飞行汽车”……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在悄然改变众人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为深圳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通过政策加码和“真金白银”的投入,深圳低空经济产业正欲展翅高飞。

  竞飞“低空经济第一城”

  打开手机外卖软件下单,最快仅用时10分钟,便有无人机将奶茶、汉堡等商品“空投”到指定地点……这是中国证券报记者日前在深圳中心公园亲身体验到的一幕。从理想照进现实,低空经济如今从概念逐渐落地,成为城市新质生产力的一部分,助力深圳竞飞“低空经济第一城”。

  作为国内最早提出打造“低空经济”的城市之一,深圳的无人机配送航线如今已渐成规模。记者了解到,除了中心公园航线外,深圳今年增开了多条无人机配送航线,覆盖了办公、景区、校园、市政公园等多个场景,目前每天有近1000份外卖通过无人机配送。在配送效率方面,来自美团无人机的数据显示,无人机平均配送时长约为20分钟,较传统配送模式提效近四成。

  据深圳市交通运输局统计,深圳目前已开通无人机航线203条,建设无人机起降点121个,2023年至今,完成载货无人机飞行超78万架次。除了外卖,黄金、珠宝、药品等货物都已经搭乘无人机,实现空中配送。

  在国内最大的黄金珠宝交易集散中心深圳水贝,丰翼科技打造的无人机专线将原本30分钟的车程缩短至12分钟,把黄金珠宝等贵重物品安全送达客户手中。据丰翼科技介绍,公司旗下的这一黄金珠宝商用领域物流专线,以随时随地起飞、随叫随到运送的灵活运输模式,实现李朗国际珠宝产业园、水贝片区与特力布心工业区的“店厂互通”。

  除了市内的短距离配送,深圳还实现了跨海低空送快递的创举。今年4月,粤港澳大湾区首条跨海低空物流商业化航线在深圳启动,首架货运无人机从深圳蛇口赤湾港起飞抵达到中山小榄,全程71.7公里,飞行时间45分钟,大大提高了物流配送效率。

  低空经济的发展,不仅能提升货物的运输效率,也将改变人的出行方式。今年2月,一架5座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从深圳蛇口邮轮母港起飞,约20分钟后降落在珠海九洲港码头,这是全球首条eVTOL跨城跨湾航线的首次演示飞行,而深圳至珠海的地面单程车程时间为2.5至3小时。

  全面发力新赛道

  在加速布局“天空经济”的蓝图过程中,深圳在法律政策方面先行先试,以“真金白银”的投入加码产业升级。

  近年来,深圳陆续发布《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等多份产业规划和地方法规,从政策、法律等多方面为深圳先行先试制定民用无人机管理规则和运行标准、推动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今年2月1日,全国首部低空经济立法《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正式实施,其中明确,发挥财政性资金的引导作用,带动社会资本参与低空经济产业投资。以此为指引,今年以来深圳各区也纷纷快马加鞭:福田区推出4大行动布局“天空之城”;罗湖区在水贝国际中心首开空中航线体验;南山区拟出台专项扶持政策,打造“世界低空经济高地”;宝安区促进低空经济发展,对单个企业最高补贴3000万元;龙岗区促进低空经济发展政策已公开征求意见,提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飞谷”等。

  今年3月,中国民用航空局明确支持深圳建设国家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区,为深圳低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深圳提出,将在低空经济、智能网联经济等新赛道全面发力,推动深圳市经济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以“小场景创新”撬动“大产业发展”,加速布局“天空之城”,打造低空融合管理、全景应用和产业集聚示范区。

  产业链协同发展

  低空经济想要展翅高飞,离不开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在业内人士看来,低空经济涉及主机厂、基础设施、运营商、培训维修等多个领域,只有整个产业链上下游各个环节形成闭环,低空经济才能真正运转起来。

  聚焦深圳低空经济的先发优势可以发现,通过聚集一批全球低空领域领军企业,这里已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生态链。数据显示,深圳低空经济年产值达900亿元,消费级无人机占全球市场的70%,工业级无人机占全球市场的50%,拥有1700多家链上企业。2023年,深圳完成载货无人机飞行量61万架次、飞行规模全国第一。

  作为全球闻名的“无人机之都”,深圳发展低空经济拥有得天独厚的产业土壤。从消费级应用看,以大疆为代表的深圳无人机研发生产企业已成为全球消费级无人机的主要提供商;从工业级应用看,深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依托强大的供应链体系,工业级无人机产值占全国六成左右,聚集了道通智能、科比特等几十家生产商。

  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协会执行秘书长成涛认为,像大疆、丰翼科技、美团等无人机配送企业,以科技创新提升物流效率和质量,为市民提供更便捷高效的物流服务,已经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也起到了全行业乃至全国的重要示范引领作用。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理事、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所所长王国文认为,虽然各地都在竞逐低空经济产业,但并非每个地方都具备产业基础和配套。他认为,发展低空经济需要三个条件:一是深厚的科技产业基础;二是厚实的制造业产业基础;三是丰富的应用场景和政策配套。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