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探索企业上市新路径 激发经济发展新活力

上海证券报

  资本市场各方将如何联动奏响服务实体经济的新乐章?近日,上海证券报走进苏州工业园区,问计政府、监管机构、产学研等市场各方代表,共同求解新发展格局下,科技创新加速对接资本市场的新命题。

  “在新发展格局下,创新已经提升到核心地位,尤其是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离不开资本的支持。”上海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研究所副所长廖士光开宗明义锁定新发展格局的两个关键词,创新与资本。

  资本市场的特征即风险共担、收益共享,这与创新创业企业的高风险、高增长、高收益,非常契合。在廖士光看来,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吸引和带动更多的创新资本、风险资本进入到资本市场,通过资本市场来服务实体经济,最终实现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的高水平循环。

  科创板市值已占沪市总市值7%

  事实上,科创板正在实践着这样的高水平循环。

  自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开市以来,目前科创板上市公司已超过200家,IPO筹资额突破2900亿元,总市值近3.3万亿元,科创板市值占沪市总市值的比重由2019年7月开板时的1.5%提升至目前的7%。

  一批属于“卡脖子”技术攻关领域的“硬科技”企业、具有关键核心技术的标杆企业在科创板上市,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行业的集聚效应和示范效应逐步显现,有力推动了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的高水平循环。

  科创板先行先试不断输出有益经验,而加速高水平循环还需要群策群力。

  经济学家、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直言:“鼓励金融市场及创新发展,尽量不要去界定一个所谓好的或者不好的模式,实际上每个模式都应对了市场上的这个需求。”简言之,要通过制度供给来满足科技创新及市场需求,这也是创业板、科创板存在的价值。

  政府又将在高水平循环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苏州工业园区金融管理服务局局长朱晓焱表示,地方政府对于科技创新等实体企业的支持,无非是两大类手段:一是财政类手段,二是金融类手段。财政类手段已经摸索出了一套经验,可能还在不断地发展过程当中。金融类手段则要更多地依赖市场,依靠市场,支持市场。

  在朱晓焱看来,资本市场需要多元化的板块来支持不同类型企业的融资需求。而在上市前,这些创新创业型企业的融资需求,就需要有股权投资类的企业来完成。

  “今年,苏州市就明确了战略目标,要打造产业资本中心。该中心就是希望能够集聚更多多元化的不同阶段的产业资本,投入到实体的创新型企业当中。”朱晓焱表示。

  作为从苏州工业园区走出来的科创企业,博瑞医药董事长袁建栋有着切身的感受。创业之前,袁建栋就曾在美国硅谷见证了科技与金融结合的力量。因此在其创业的过程中,也积极主动与一级市场的资本对接,尽快将自己的核心技术、竞争力打造起来。

  “上市后,企业的信用能够大幅增加,增信后企业整合外部资源的能力也会进一步增强。”在袁建栋看来,产业资本对技术和行业的理解会更深,能够发挥独特的优势整合前沿的技术、高端的人才,进而加速其在国内孵化。袁建栋直言,科创板试点注册制,对中国未来的科技发展具有极其巨大的推动作用。

  而国泰君安投资银行部董事总经理刘继明关注的一个现实问题是,金融与科技融合会产生一个非常大的要求,就是金融服务能不能跟得上。未来在服务市场中,可能会催生更多基于数据的金融科技类公司。

  凝聚合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科技、资本与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

  袁建栋认为,营造一个透明、法治化、可预期的营商环境非常重要。“这样的营商环境对创业、创新、人才引进等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一旦优质资源集聚而来,就会释放集聚效应,它是一种非线性的安全聚变反应,能量会非常大。”在其看来,苏州工业园正是中国营商环境的样本之一。

  “苏州工业园区不是一天打造的,是26年一批又一批的工作人员辛勤耕耘的结果。”朱晓焱坦言,“政府的服务最重要的是润物细无声,就是看看大家还缺啥,我们都悄悄地想在前面,做在前面。”

  在张军看来,营商环境的打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迅速将整个营商环境推到同一个高度。“可以通过特殊优惠政策,将北京、上海、苏州等局部地区营商环境先打造起来,成为世界最好的营商环境中的一份子,然后再将有益经验推而广之。就中国整体而来,营商环境之路任重道远。”

  刘继明更关注如何在打造营商环境中培育产业生态链。他聚焦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怎样让资本变现的东西能够哺育、孵化出更好的苗圃。“以苏州为例,我们不仅要培育一家上市公司,而是要让上市公司安家立业,将其上下游的上市公司都吸引到苏州,让产业集中度更高,让服务惠及生态链。”

  张军直言,中国经济在走向高质量发展,走向集约型发展的模式过程中,会创造大量的机会。科技含量高的创新者、创业者将迎来最好的发展机遇期。(祁豆豆)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