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激光电视业务全球扩张 海信视像布局芯片产业

证券日报

  受疫情影响,今年很多家电类上市公司营收下滑,海信视像却逆势实现稳步增长。在上交所和各地证监局联合主办的“价值引领投资·2020沪市公司质量行”调研活动走进海信视像时,公司总裁于芝涛对《证券日报》记者透露,在国内电视行业上半年销量下滑的背景下,激光电视业务、海外市场成为海信视像的增长动力。

  消费升级 激光电视市场需求强劲

  激光电视已从此前消费者陌生的高端产品,逐步走向亲民化与家庭化。历经电脑、手机的冲击,电视依旧是家庭的娱乐中心,特别是在电视的体验感方面,大屏、高分辨率、高性能以及创新功能是消费者最大的关注点。激光电视恰恰能够满足当前消费者对家庭品质生活的需求。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激光电视尺寸都在75英寸以上,聚焦大屏电视市场的激光电视已成为很多家庭购买大尺寸电视的首选。于芝涛介绍,得益于技术的成熟和产业链的日益完善,激光电视的价格逐年走低,85英寸以上激光电视的性价比已超过液晶电视,激光电视的消费市场已进一步打开。

  于芝涛表示:“疫情期间,消费者对居家生活的品质追求反而提高了,健康护眼、沉浸感和体验感俱佳的激光电视脱颖而出。一些家庭有上网课的刚性需求,长时间对着屏显设备势必影响孩子的视力健康,激光电视因为没有发光源直射问题,能更好地起到护眼作用,也是其销量增长的原因之一。”

  据中怡康零售监测数据显示,激光电视销量已成为上半年国内电视行业唯一正增长品类,在城市市场的增速超过30%。其中,海信视像的激光电视产品销量同比增长41.85%。中国有超过80%的电视消费需求是替换需求,高端大屏带来的消费升级仍是带动该行业发展的主要牵引力。

  于芝涛介绍称,今年上半年,海信视像发布88英寸全声屏激光电视88L5V,首次实现激光电视的屏幕发声,达到“音画合一”的完美效果。近期公司推出的100L9-PRO,更是达到行业最广色域,观看视距仅需3米。从2007年开展激光电视研发以来,海信视像已经历5次产品迭代,现在正步入激光电视的红利期。

  抢抓机遇 海外市场多点开花

  海信视像在2019年收购的东芝映像(TVS)已完成销售团队的自建,实现自主销售和渠道切换,并自建服务体系提升用户体验,有力支撑了东芝电视销售规模的提升。通过不断加快新品导入,并提升制程及质量管理能力,东芝电视在日本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今年6月份达到18.5%,是201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今年上半年,东芝及海信品牌在日本地区的占有率合计达到25.9%,排名电视市场之首。

  于芝涛介绍,日本市场的提升得益于海信视像与TVS在采购、研发、制造等领域资源的全球共享,提升了企业效率,降低了经营成本,大幅提高了用户的产品体验。尤其是国内多年的互联网电视服务经验,在日本地区受到消费者的极大欢迎。

  “另外,公司的互联网运营业务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并布局智能会议、智慧教育领域。可以说,中国的电视产品正在引领全球电视用户的体验和功能升级。”于芝涛表示,坚持自主品牌营销的长期投入、渠道的市场下沉,让海信视像能够在疫情期间抓住市场机遇,在全球范围内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于芝涛预计:“随着海信视像与TVS更为密切的合作,立体化参与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向高端市场布局,拉升市场占有率。一些日企的高端电视产品的价格已经比我们低了,这是我们对品质、品牌和性价比的自信。”

  战略升级 多领域布局芯片产业

  除了电视业务外,投资者对海信视像的另一个关注点是芯片研发。于芝涛介绍称,目前海信视像主要围绕画质提升和对屏幕驱动芯片、智能化芯片开展相关研发工作。

  在画质提升及屏幕驱动方向,海信视像围绕4K叠屏以及8K屏端驱动芯片进行了系列芯片的开发。智能化方面,进行了基于国产CPU高端电机变频驱动MCU芯片的MPW流片的研发。该芯片可实现电机高速运转的精确变频控制,市场涵盖显示产品、白电、厨电、小家电,可实现国产高端MCU的进口替代。

  “今年下半年,公司还会进一步向更多芯片产业延伸,如语音芯片等。”于芝涛对《证券日报》记者透露,“芯片有很大的国产替代空间,尤其是在家电智能化的背景下,对芯片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公司对芯片产业的研发投入并不限于电视与显示领域,未来更广阔的空间在家电智能芯片。”

  正在向高端电视和上游半导体产业转型的海信视像,一如去年年底的更名一样,从“海信电器”到“海信视像”变更的背后,是公司对战略定位、生态链布局、自我认知与未来期许的全面升级,“视像”更精准地表达出了海信在显示与图像处理技术方面的核心优势。

  海信视像董秘夏峰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司的转型升级离不开投资者的认可与支持。公司将会通过业绩说明会、线上业绩电话会和组织投资者调研活动,向更多投资者展现海信视像的新兴业务进展情况,通过充分的信息披露,让投资者能够深入了解海信视像的转型效果。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