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峰生产+需求向好 水泥价格应声上涨
随着冬季空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响,“错峰生产”政策落地加快。错峰生产在促进大气污染治理、节约能源资源、化解行业产能过剩矛盾、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供给端趋紧,多地水泥价格上涨。业内人士预计,水泥价格将维持在较高位置,水泥企业效益有望超过去年。
实施错峰生产
日前,太原市工信厅联合生态环境局发布《太原市2020-2021年秋冬季工业企业错峰生产实施方案》,提出坚决打赢太原市蓝天保卫战,确保空气质量目标任务的完成。2020年11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重点对钢铁、建材、焦化、铸造、有色、化工等高排放行业实施错峰生产。各相关单位要对照方案所列的清单及错峰生产措施,组织开展秋冬季工业企业错峰生产专项督查,严厉打击不执行错峰生产要求等环境违法行为,对未按要求落实停限产要求的企业,一律纳入停产管控范围,并依法依规进行严肃查处。对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得力的相关人员,严格实施问责。
甘肃省日前召开水泥企业冬季错峰生产工作座谈会,全省水泥企业将通过各地工信局统一上报错峰生产计划,省工信厅和生态环境厅将尽快联合发文,具体部署全省水泥企业冬季错峰生产工作。错峰生产将在近期开始实施。
甘肃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指出,进入冬季,我国北方地区燃煤用量大增,空气质量明显下降,因此国家在多个行业推行冬季错峰生产,错峰生产明显改善了空气质量。同时,作为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水泥错峰生产在平衡供求关系,提高行业经济效益和运行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甘肃省要求,各企业要做实做细计划。对于处理电石渣、生活垃圾、危险废弃物、承担居民供暖任务的企业,也要根据政策保证停窑时间,对确有特殊原因在错峰期间不能停够时间的,在非错峰期间也要停够时间。
中国水泥协会副秘书长、数字水泥网总裁陈柏林指出,目前水泥行业产能严重过剩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凡未达到熟料产能利用率合理水平的地区将制定水泥错峰生产方案,加强监督力度,细化依托水泥窑协同处置和民生供暖项目的错峰生产方案,对错峰生产政策执行不力的企业加大惩戒力度,有效化解严重过剩产能。
水泥价格攀升
中国证券报记者观察到,随着“错峰生产”逐步实施,近期多地水泥价格上涨。中国水泥网行情数据中心指出,11月1日起,黑龙江、吉林地区主导企业通知大幅上调水泥价格,42.5水泥上涨70元/吨至100元/吨,个别型号上涨130元/吨至160元/吨。此外,受需求带动,江西、安徽、四川部分地区发布水泥价格上涨通知,福建、重庆地区水泥价格如期上调。
中国水泥网信息中心相关负责人指出,临近年末,不少项目进入密集施工期,水泥需求向好是拉动水泥价格上行的重要原因。此外,部分省份错峰停产使得水泥供给偏紧,对水泥价格上涨有一定推动作用。
冀东水泥在接受机构调研时指出,目前来看,水泥需求周期比去年长,行业有望延续三季度的增长态势,预计四季度的总体需求优于去年同期。从需求结构看,房地产投资保持平稳,增量主要是基建和重点工程。
业内人士指出,水泥行业前三季度已经有了较好的业绩铺垫。随着供给端收紧、价格普涨,而需求端保持相对坚挺,水泥行业全年利润可期。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全国累计水泥产量16.76亿吨,同比下降1.1%,降幅较1-8月收窄1个百分点;从单月走势看,5、6月增速超8%,7月份雨季增速下降至3.61%,8月份同比恢复到6.6%较快增长。2020年前三季度,全国水泥行业实现销售收入6943亿元,同比下降3.47%,实现利润1290亿元,同比下降1.74%。
数字水泥网指出,虽然收入和利润双降,但降幅不断收窄,利润已经接近去年同期水平。从趋势看,全年效益水平有望持平或略超去年。此外,前三季度,我国水泥熟料实现了1.34%的正增长,产品结构继续优化,预计2020年熟料产销量将创新高。
库存波动大
库存量方面,从机构监测的数据看,今年以来,水泥社会库存经历了较大幅度波动。前三季度库存大幅波动,使得行业企业阶段性压力空前,水泥市场价格高开低走,局部地区出现超预期下跌。但行业表现出较强的“韧性”,总体价位处于高位。
具体来看,一季度疫情期间需求停滞,供给陆续恢复,导致水泥库存高企,水泥库容比从年初的51.75%迅速攀升,2-3月份高达70%以上,为近5年新高。二季度随着下游工程项目恢复施工,水泥需求快速复苏,同时部分地区落实行业自律和延长错峰时间的措施,有序推进了行业复工复产,全力维护了市场环境的基本稳定,库容比快速下降,到5月中下旬降到历史新低的53%。7月份,由于南部区域超长超强雨季,导致需求二次受压,库存又一次回升至近年来同期新高。8月份中下旬后,随着天气好转和施工旺季来临,库存总体呈下行走势,且阶段性出现近年来同期新低。
陈柏林指出,下一步,水泥行业将进一步从严执行产能置换政策,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优化市场布局,进一步严格提升产能指标置换范围和水泥熟料产能换算标准,加大减量置换比例,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鼓励并支持企业之间积极探索多种兼并重组模式,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大型企业集团在环境保护、智能制造、智慧物流等方面的领军作用,加快行业转型升级,优化市场布局,提高产业集中度,充分利用产业政策推动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