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链承压
更让市场关注的是当前公司的资金链情况。
此前,凯迪生态发行总额为12亿元的中期票据“11凯迪MTN1”已实质性违约。公司还被指将募投资金及8家在建生物质发电厂部分闲置募集资金共计11.31亿元挪至补充流动资金,至今也尚未归还。
张海涛也表示,公司经营受资金、账户冻结等因素影响,目前只有部分机组在运行。而针对投资者提出的拖欠员工工资情况,张海涛也表示正积极解决、已解决部分。“近期金融政策的变化,对民营企业的流动性带来很大考验,希望政府相关部门能关注民营企业的发展。”
但此前凯迪生态的业绩状况并未有明显征兆。公司历年财报显示,2011年到2016年,营收分别为26.9亿元、26.4亿元、22.1亿元、40.1亿元、35.0亿元和5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75亿元、3444万元、6481万元、2.76亿元、3.82亿元和3.34亿元。最新财报显示,公司2017年前三季度营收为14.5亿元,归母净利润4648万元。但此后发布的业绩预亏公告则显示,2017年归母净利润预计大幅亏损13亿元至16亿元。
作为全国最大的生物质发电企业,凯迪生态曾计划打造清洁能源平台,凯迪生态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其已投运的生物质电厂达到45家,总装机容量1326MW。但截至目前,大部分电厂已停产。
在过去三年,政府补贴曾是公司净利润贡献的“主力”。
2015年到2017年上半年,公司收到政府补助金额高达2.42亿元、2.64亿元和2.41亿元,分别占公司净利润比例达62.28%、79.21%和188.1%。补贴明细包括增值税即征即退、秸秆收购补贴、建设投资财政扶持资金等。
此外,凯迪生态对上市公司的融资作用利用很充分。
万德统计数据显示,自1999年上市至2017年三季度末,公司募资总额达到273.88亿元,直接融资137.67亿元,其中定向增发94.91亿元,发债券融资39.8亿元;间接融资(按增量负债计算)达136.20亿元。但若按筹资现金流入的间接融资来统计,公司历年累计融资规模达704.91亿元。“也就是说,公司的历年间接融资总额为567亿元,到2017年三季度为止,公司还有136亿元尚未偿还。”一位财务分析专家如此表示。
这种财务成本也一度是拖累凯迪生态业绩的原因之一。以2016年度为例,其资产负债率从此前的75.87%降为68.96%,但当期公司营收仍与净利润增速相悖。兴业证券研报曾指出,其主要原因为当年公司发生财务费用12.2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8.5%,造成业绩同比下滑。经确认,截至目前,凯迪生态有息负债已达230多亿元,其中,银行固定贷款占比32%、融资租赁占比17%、发债占比14%、信托非标占比17%、基金(5年以上)占比13%、ABS占比6%。而公司待偿付债券34亿元,其中,今年5月份到期6.58亿元,9月到期8亿元,11月到期11.8亿元,12月到期6亿元。
凯迪生态公司人士也总结,此前,公司管理层对行业发展速度过于乐观的判断,致使公司扩张速度过快,是造成现金流无法支撑起这么大一个资金密集型产业集团的主要原因。其次,过高的应收账款使公司出现账面盈利却无钱可用的客观局面。如公司在国家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名目下的应收补贴款就高达8.87亿元;此外,公司ABS业务锁定而无法使用的电费款有6.55亿元,“一带一路”越南升龙项目欠公司的工程款还多达11亿元。
再者,去年以来资金市场降杠杆措施严重打乱了公司的资金计划,加上公司2018年面临本息集中兑付的时间节点,使得资金链面临严重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