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公司管理层对行业发展速度过于乐观的判断,致使公司扩张速度过快,是造成现金流无法支撑起这么大一个资金密集型产业集团的主要原因。而其此后陆续展开的自救措施能否顺利,取决于市场和政府对企业未来价值的判断及实际的落地措施。
5月15日原本是凯迪生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迪生态”,000939.SZ)计划披露重大资产重组的日期,但身陷资金链压力的凯迪生态“爽约”了。
当日,公司公告称,截至5月14日,其2017年年报和2018年一季报尚未披露,相关重要数据无法确定,相关重组方无法与公司就重大资产重组的诸多细节进行敲定,故无法与公司签订具有约束力的重组协议。因此,公司股票将继续停牌,待上述报告披露后,公司股票将复牌并继续推进资产重组相关工作。
这一行为已引起监管层关注,当日下午,深交所发布《关于对凯迪生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关注函》,要求其就公司流动性风险、生物质电厂经营情况、拖欠员工工资具体情况、年报披露的具体进程等7个方面问题予以回复。
“爽约”同时,凯迪生态还陷入12亿元债券实质性违约、子公司拖欠租金等问题,在此前举行的重组说明会上,公司总裁兼财务总监张海涛表示,正在通过资产处置、重组方流动性支持解决后续到期债务。而公司控股股东阳光凯迪将转让部分股份,潜在重组方为国企背景。不过,在如此资金链压力下,这一重组计划能否实施,目前还属未知。
重组“救场”
在目前的公开口径中,资产重组和年报披露成为凯迪生态相关事务进展相互“拖累”的“理由”。
早在2017年11月15日起,其申请停牌,筹划重大资产重组。至今半年期限已到,重组仍然悬而未决。公司方面公开表示,在停牌初期与一家大型国有企业进行沟通,但在交易对价和交易细节等方面未达成一致。凯迪生态的资产规模较大,且考虑到生物质发电产业属于重资产的资金密集型产业,公司未来发展必须得依靠实力强大的国资企业支持,此后,公司也与一些央企、省级国资企业探讨合作方案,但没能达成一致。张海涛解释,目前公司正在寻求政府支持,争取相关支持措施早日落地。
凯迪生态筹划的本次重组包括资产处置及控股权转让,包括生物质电厂非主营业务资产如水电、风电、林地、煤炭等和在建的生物质电厂,都属于拟处置资产,数量众多。张海涛表示,“资产有好有差,不少购买方只盯着好资产,但对公司来说,整体出售上述非生物质主业的资产是最佳选择;其次是按照不同的产业整体打包出售;而分割成一家家风电厂、一块块林地的处置方式,不是公司考虑的,这完全不符合股东利益。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导致重组进展没有预期中快,公司将延期复牌。”张海涛表示,公司正积极接洽相关受让方确定方案,部分资产已经完成尽调,即将达成协议。
在凯迪生态看来,限制重组方案无法确定的另一个因素,是公司2017年年报和2018年一季报尚未披露,相关重要数据无法确定,导致相关重组方无法就诸多细节进行敲定。
根据规定,上述两份报告应该在今年4月27日披露。张海涛解释,公司正在进行重大资产重组,相关工作多,人手有限。在年报审计阶段,公司所需提供的林地资产涉及范围广,统计核实难度大,部分工程需要进一步造价评估,导致审计机构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出具审计报告,年报无法按时披露。目前已申请将披露时间延至7月2日前。如果届时仍无法按期披露年报,凯迪生态将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