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勾兑蒙牛改期奶日期的牛奶3个月后才被发现?
为何事发将近20天后才将此事公布于众?临期奶被篡改日期是个案还是普遍现象?
蒙牛若要证明“不蒙牛,也不蒙人”,还须向公众厘清多个疑问,比如,为何被篡改了日期的牛奶3个月后才被发现?为何发现牛奶被篡改了日期将近20天后才将此事公布于众?
8月20日曝光的3000箱蒙牛牛奶生产日期在浙江遭篡改一案,目前仍在发酵。浙江金华浦江县工商局24日给《第一财经日报》发来的采访回复称,问题奶仍在清查中,“蒙牛公司未有反馈情况。”
与此同时,改期奶背后所暴露的临期(临近保质期)产品安全隐患也刺激着消费者的神经。蒙牛如何从公司层面完善风控机制以拒绝类似的“个人行为”?这究竟是个案,还是普遍现象?这些疑问是摆在这家烦恼不断企业面前的新考题。
“有可能当地的确压货严重,这名城市经理(蒙牛驻义乌城市经理王孙富)有这种动机将销量拉高以完成销售任务,”一名快销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如果仅为一己私利,完全可以将这些临期产品销往街边一些小商店或其他渠道,没必要冒更大的风险还要通过经销商销往超市。”
问题奶流通之谜
各方的调查显示,今年5月初,蒙牛驻义乌城市经理王孙富从蒙牛公司员工聂立峰处以正价一半的价格购买了3000箱生产日期为2011年12月份的蒙牛纯牛奶(属临期品),在永康由他人将日期涂改为2012年5月19日和6月1日后,以45元/箱的蒙牛正品价格销往浦江、义乌等地。
当地媒体报道称,7月,一位浦江市民从沃尔玛超市购买蒙牛牛奶,发现牛奶中部分有结块、大量乳水分离现象,于是投诉要求超市赔偿。超市随后联系了浦江销售商浦江九厘九贸易有限公司(下称“九厘九公司”),将这些有问题的牛奶退掉。之后,九厘九公司联系了王孙富,王孙富随即答应退掉牛奶。
8月3日,浦江县工商局根据线索,在浦江一仓库内查获两个批次的问题蒙牛牛奶160箱。此事已经距离当初修改牛奶生产日期过去了3个月,距离经销商将问题反馈给蒙牛也有一段时间。
当地媒体报道称,3000箱问题牛奶中,6月份销往义乌1000箱,7月份销往浦江1000箱,剩余1000箱存放在永康。
浦江县工商局在给本报记者发来的采访回复中表示,案件发生后约见了蒙牛驻浙沪大区浙江省经理郝晓波,要求立即采取措施召回问题产品,督促各地区总经销商立即停止销售并及时追回问题产品,同时把追回情况向工商部门报告,同时向蒙牛公司下发责令追回通知书,要求该公司追回问题牛奶。
该局同时约见了九厘九公司总经理郑利平,要求该公司立即停止销售问题牛奶。
“是我们和蒙牛公司一起强烈要求报案的。”郑利平25日对本报记者表示,他们于8月3日向工商、公安举报,1个小时内工商、公安、质检等部门联合执法。
在郑利平办公室,本报记者看到这家公司两份公告,日期分别为8月4日和15日,大致内容为发现蒙牛牛奶被篡改生产日期,及回收篡改日期牛奶等事项。
但直到17天后,公众才从浙江省工商局官方网站上获知这一消息。又过3天,蒙牛才宣布召回这3000箱被篡改了日期的牛奶,但并未提及赔偿一事。
浦江县工商局表示,调查中已经发现68个销售点,并开展全面清查,该局清查8箱6盒,至于蒙牛公司,“未有反馈情况。”
有媒体援引蒙牛总部人员的介绍称,此类牛奶保质期一般为8个月,过了一半保质期后,产品就要折价促销,临近2个月到保质期,就不能上货架销售,到了保质期和超过保质期的公司将一律收回进行销毁处理。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8月7日,金华婺城工商等部门对辖区内较大型食品超市进行了乳制品新鲜度比较检查,《金华日报》报道称,由于进货渠道不同,同一款牛奶在不同的超市里,标注的生产日期有所不同。比如蒙牛纯牛奶(小盒装),一家超市在售的生产日期是2012年3月16日,而另外一家在售的生产日期是2012年6月21日,两款产品的存放期相差近3个月,虽然说两款牛奶都没有过期,但一般来说,前者的食品安全风险更大。
郑利平说,通过该公司渠道的涉案牛奶“都被收起来了”。在浦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本报记者看到,九厘九公司的仓库位于一家制造企业里面,涉及各类酒品、饮料等。
究竟这3000箱牛奶还有多少没有被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