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盈利修复将驱动A股花开

林倩 收藏投资导刊

  “2023年,多项政策将会叠加发力,中国经济可能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将稳中向好。”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总裁助理邵宇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盈利修复是驱动A股行情上行的核心因素,A股市场短期继续夯实底部,中长期有望震荡上行。

  在行业配置上,邵宇建议,重点聚焦科技、高端制造兼顾消费低估值等板块。信创、半导体、军工、新能源、必选消费、医药和房地产等行业值得重点关注。

  全球经济增速明显下滑

  从全球视角来看,邵宇认为,2022年,受主要发达国家收缩货币政策以及新兴市场国家经济疲软影响,全球GDP增速下滑明显。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方面均实施了正常化操作,特别是货币政策的正常化令人关注,美联储在2022年的加息幅度是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沃尔克冲击”以来最陡峭的。

  “全球通胀形势不容乐观。”邵宇说,2022年的通胀在全球具有普遍性,世界主要经济体和各地区的通胀率均有明显提升。美国全年平均消费物价指数增长率约为8.1%,为40年来最高水平。欧元区全年平均消费物价指数增长率约为8.3%,为199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所有发达经济体的平均消费物价指数增长率约为7.2%。

  “2022年,在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下,中国经济顶住压力。二季度前期经济明显下滑、后期扭转下滑态势,三季度总体恢复向好,四季度抓住窗口期推动经济进一步回稳向上。”邵宇表示,面对内外部阶段性、突发性因素冲击,中国经济在较短时间内实现恢复回升,展现出强大韧性和巨大潜力。

  据介绍,2022年9月底,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排名第11位,连续十年稳步提升,位居36个中高收入经济体之首。2013年起,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中国空间站筑梦苍穹,载人航天取得新突破;中国大飞机C919取得型号合格证,全球首架正式交付;中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正式下水亮相、运油-20飞机翱翔天宇……一系列重大科技成就彰显创新魅力,创新引擎成为经济稳定运行的关键支撑。

  中国经济将稳中向好

  展望2023年,邵宇认为,通胀压力、加息周期、地缘政治冲突和疫情反复等因素仍将对全球经济造成重大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为2.7%,并预计全球至少三分之一的国家将陷入经济衰退。

  从主要几大经济体来看,美国通胀韧性较强,紧缩或持续至年中。目前美国劳动力市场仍然强劲,通胀存在上行风险,因此继续实施紧缩政策,减少劳动力需求,恢复价格稳定仍是美联储首要目标。在通胀出现确定性改善之前,美联储紧缩政策不会轻易转向。

  “欧洲通胀也有上行风险。地缘政治冲突对2023年欧洲能源市场的扰动或将持续,同时与美国类似,劳动力短缺导致的工资上涨压力可能推高通胀,欧元区通胀仍存较大压力。”邵宇说,欧央行2022年9月预测2023年欧元区实际GDP增速预计放缓至0.9%,2024年回升至1.9%,其中2022年四季度负增长,为-0.1%,2023年一季度零增长。2023年,尤其是上半年,欧元区的衰退风险不容忽视。

  在邵宇看来,日本经济内生放缓与通胀降温。2023年,日本经济依旧面临长期老龄化、少子化形成的低欲望社会,叠加疫情反复影响消费与投资信心,而长期的超低利率货币政策无法改变经济的结构性问题,很难看到复苏的强劲内生动力。通胀方面,2023年有望由高点回落。外部输入通胀随着能源价格及日元的转向将持续减弱,内部通胀压力从时滞看有望在数月后开始走弱。

  邵宇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运行将整体好转,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将会叠加发力。未来新一轮配套政策的不断落地,不但会推动新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会对老经济动能进行强有力的托底。此外,基数效应会发挥作用,2022年经济增速低于预期,客观上造成经济基数相对较低,只要经济恢复正常增长,基数效应将对2023年经济数据形成支撑。整体判断,2023年中国经济可能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全年增速将在5%-5.5%的区间。

  “从外部因素看,2023年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可能是出口增速放缓。”邵宇表示,主要原因包括:一是海外需求收缩加剧对出口的冲击。中国作为全球外贸第一大国,全球总需求回落对中国外需必然产生拖累,进而对出口造成压力。二是出口市场占有率将进一步下滑。订单转移和产业链重构等状况,可能会使中国的出口市场占有率持续缩小。三是出口价格回落。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全球供应链压力缓解以及主要国家紧缩政策短期难以转向,大宗商品价格将会继续走低。在2022年高基数基础上,2023年主要经济体通胀幅度将会收敛,中国出口价格将相应回落,对出口的支撑作用将有所减弱。总体来说,尽管出口面临挑战,但在强大内需支撑下,中国经济有望总体回升。

  资本市场有望喜迎春来

  “在经历了2022年的磨砺之后,2023年中国资本市场将喜迎春来,万树花开。”邵宇说,从中国资产来看,中国经济在疫情退出及配套政策支持下的确定性复苏,将为中国的股票资产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中国权益资产的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低位,受益于政策支持、流动性宽松、企业盈利改善,配置价值将得到提升。

  行业上,邵宇建议重点聚焦科技,高端制造兼顾消费低估值等板块。信创、半导体、军工、新能源、必选消费、医药和房地产等行业值得重点关注。风格上看好中小盘成长股。同时,需要重点关注港股资产,其估值仍在历史底部,随着中国经济的企稳及全球流动性由紧转松,未来的上涨空间较大。

  邵宇认为,国内债券市场可能表现偏震荡。目前防疫政策的逐步调整、房地产市场“组合拳”与流动性的变化已共同推动长端利率反弹,预计国内债市2023年上半年风险集中,政策底夯实、经济底将现、流动性环境逐步收敛等宏观背景,或导致2023年一二季度之交,债市面临来自基本面的多重压力,上半年长端利率可能出现上行压力。不过,下半年若内外经济共振叠加宽松窗口打开,债券资产也可能存在交易性的机会。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