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的价值与未来:守正与进化
【广发证券“投研+”投资者教育专栏(二)】
■截至目前,A股投资者数量已超过1.8亿人。一直以来,广发证券主动担起金融机构的主体责任,发挥渠道和投研的业务优势,打造丰富的投教载体,引领投资者教育工作走在行业前列。随着全面注册制的实施,我国资本市场进入新发展阶段,广发证券特在《中国证券报》开设10期的投研+投教专栏,普及专业的投研框架,以理论+热点的方式,和广大投资者分享投研的逻辑及观点,让投资者掌握投资分析方法,更加前瞻、理性、公平地参与市场,聚力推动我国资本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关于策略研究价值的辨析越来越多,一方面我认为始终保持开放的姿态看待市场的变化是非常必要的,这有助于警醒分析师或投资者以完善策略研究框架,避免陷入“宏大叙事,不接地气”的怪圈;但另一方面,也不应忽视策略研究的价值,作为宏观和微观的衔接领域,成熟的策略研究框架能够回答投资最本源的两个问题:市场方向如何?市场配置什么?
在贴近投资的过程中,我们将策略框架体系概括为四个词语:化繁为简、辨识矛盾、框架迭代、融会贯通。
1. 化繁为简:策略本质是DDM股利贴现模型,核心理论是“预期差”。策略研判的本质——识别特定时段的主导变量、以及把握市场对主导变量的预期差。策略思维需要化繁为简,市场的驱动变量繁多,核心是三个因素:企业盈利、无风险利率、股权风险溢价。
2. 辨识矛盾:时代背景切换会主导市场驱动力变迁。策略的难点在于不同阶段的驱动要素不同,甄别纷扰的变量,抓住“信号”、剔除“噪声”。有些变量是短期的,以不变应万变不失为良策;而有些变量却是生态性的,甄别与理解这些变化的影响,方能在A股背景演变的浪潮中立足浪尖。
举例来说,不同时期,市场定价的核心矛盾是在分子端“企业盈利”,还是分母端“贴现率”?驱动要素一直在转变。2003-2012年A股策略的关键词是“美林投资时钟”,市场对股价的核心驱动因素是企业盈利;2013-2015年A股牛市时,A股策略的关键词是“水牛”,股价的核心驱动因素是贴现率。2016-2018年,随着中外经济政治格局的演变,A股策略的关键词是“供给侧改革,以龙为首”,股价的核心驱动因素成为企业盈利与风险溢价。2019-2022年,A股策略的关键词是“金融供给侧改革,美联储泡沫”,股价的核心驱动因素再次回到贴现率。
3. 框架迭代:从传统“美林时钟”框架,到更加重视估值的力量。策略的迭代是市场生态演进的必然结果,我们在2018年推出《“A股进化论”系列报告》,希望拥抱新生态,融入新均衡,打造新方法。
回顾宏观背景、交易者结构与资本市场制度的变革共同作用,2016-2018年A股已经出现了第一轮进化,2016-2018年供给侧改革主要着力于实体端,在实体端带来了所有制、产业链及行业内部“三大分化”,而交易者结构与资本市场变革也带来不可逆的深远影响。随后,2019年金融供给侧改革引领A股生态继续演变。金融供给侧改革引导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让金融资源流向更有效率的领域去。这会带来流动性分层,投资者对盈利的偏好分层,风险定价体系的分层,这也带来了近几年市场结构性牛市的特征。
4. 融会贯通:如何做更贴近投资的策略研究?我们需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做出一些融合与创新——比如构建微观结构指标;突破行业划分,重建新兴赛道体系;跳脱景气比较,聚焦产业趋势;响应投资需求,下沉选股策略。
今年我们继续围绕策略框架体系,来前瞻中国资本市场可能发生的重要变化。我们将今年最重要的变化概括为三个方面:1. 政策路线切换:房地产陷入2008年以来第4轮量价负增长,央国企重估和数字经济成为宽信用再加杠杆的新抓手;2. 经济底部回暖:地产和疫情防控优化放松,释放疫后经济修复内生动能;3. 美债利率反转:美联储加息周期进入尾声,美债长端利率已于2022年10月见顶后反转下行。
因此今年的配置思路就可以围绕这三个“变化”展开,我们当前关注配置三个方向:1.政策反转:央国企重估和数字中国有望成为稳增长再加杠杆的新抓手(运营商/建筑/半导体/信创);2.困境反转:优选低估值高业绩弹性(消费建材/通用设备/创新药/中药);3. 2023年港股“天亮了”,配置港股“三支箭”:扩内需消费医疗保健(医疗服务/器械);海外流动性反转受益的平台经济;扩大有效需求的地产竣工链(家电/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