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九大举措服务实体经济 海通证券切实履行国有金融机构社会责任

林倩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记者 林倩)6月9日,中国证券报记者从海通证券获悉,为全力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用,切实履行国有金融机构社会责任,海通证券推出九大举措,包括发挥专业服务优势、助力重大战略任务、提供专项支持举措等。

海通证券强调,将持续落实国家和上海市关于疫情防控的金融支持举措,承担好金融机构助力实体经济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的应尽责任,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营发展各项任务,为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作出积极贡献。

发挥专业服务优势 助力重大战略任务

海通证券表示,一是强化责任使命担当,公司对照国务院33条稳经济措施、证监会支持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和行业23项政策举措、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重振行动方案50条等要求,结合公司实际,突出工作重点,充分发挥国有金融企业“稳定器”“压舱石”作用;公司结合自身业务特色,于4月19日推出《抗疫情助企业促发展金融服务指南》;子公司海通恒信租赁于4月21日推出《支持抗疫十五条举措》,为企业在疫情期间持续不断提供金融服务保障。

二是助力重大战略任务,包括聚焦五个新城建设、落实“上海REITs20条”等政策、加大对重点科技企业支持力度、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推动设立母基金以及生物医药等行业基金等。具体来看,海通证券完成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5年期10亿元科技创新债券发行,用于投资集成电路、卫星产业及高端数字化装备领域;为上海浦东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发行20亿元优质主体企业债,本期债券募集资金将用于垃圾处理项目、保障房项目的投资建设,助力疫情后上海市的复工复产;为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发行8亿元公司债券,在上海疫情封控情况下逆势而行,与新区国企共克时艰。

三是发挥专业服务优势。海通证券通过宣介、拜访等多种方式,主动对接企业直接融资需求,开展债券融资、股权融资、并购重组、上市培训辅导等服务。积极挖掘优质项目,加大主动投资力度和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支持力度等。3月以来,海通证券共助力182支债券发行,为113家企业募集资金696亿元,其中188亿元服务于在沪企业,用于支持医药、物流、保障房、轨交、水务等民生保障工程的建设。此外,助力华建集团完成9.47亿元定向增发等。

提供专项支持举措 做好金融助企纾困

根据海通证券介绍,在九大举措中,四是做好金融助企纾困。公司积极发挥纾困基金对上市公司流动性风险化解的示范作用,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上市公司股票质押融资业务,重点扶持旅游、商业、交通运输等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企业;推动设立规模约30亿元的国盛海通股权基金(二期),专项用于上海等地区民企高质量发展;对因疫情导致股票质押融资到期还款困难客户,协商展期3至6个月。对有还款意愿、确因疫情原因导致违约的客户作柔性化处理等。

“五是加快重点区域布局。公司加快在五个新城和重要高新技术园区的网点布局,尽快完成张江、临港、大虹桥等区域分支机构的设立,积极参与浦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和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海通证券相关人士表示,公司持续深入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3月22日完成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转化子基金的工商核名注册。基金总规模100亿元,首期20亿元。此外,为上海临港新片区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发行5亿元公司债券。

六是提供专项支持举措。海通证券表示,公司认真落实小微企业房屋租金减免政策,与受疫情影响遇到暂时经营困难的承租人协商减免租金。制定疫情期间特殊价格支持政策,通过提供融资租赁、股票质押等业务利率优惠,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公司为海通恒信国际融资租赁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发行22亿元(两期合计)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用于小微融资租赁业务投放,其中部分资金用于个体经营者商用车租赁业务和小微企业融资租赁业务。

强化金融服务保障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在九大举措中,七是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公司总部联合上海分公司、海通恒信、海通期货、海通资管开展2022届校园招聘扩招计划,增招不少于200名应届生。扩大本年度实习生计划人数,为毕业生提供业务技能培训与支持,多渠道扩大本地就业。”海通证券相关人士表示。

八是牢固树立风险意识。海通证券表示,公司积极应对疫情下宏观形势和市场环境对公司经营发展带来的影响,严格落实各类风险预警和防范措施,牢牢守住风险管理防线,保障公司高质量发展。6月1日,海通证券及各分子公司员工逐步有序返岗。为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切实保障员工健康,海通证券根据最新防疫相关规定及时调整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方案,持续优化人员健康监测等防疫管理细节。

九是强化金融服务保障,公司注重各项政策实施的效率和效果,总分协同开展客户走访等活动,主动了解企业金融服务诉求,积极推介各项金融助企纾困政策,建立快速回应和解决问题的工作机制。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