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资管机构大手笔“下注”金融科技

应用于各业务投研、风控、营销环节

戴安琪 潘昶安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银行、信托、保险等资管机构当前正加大金融科技投入,纷纷布局以人工智能、云平台和区块链为主的产品,逐渐将金融科技应用于各业务的投研、风控、营销等环节。

  业内人士表示,金融科技在资管投资环节将影响基础资产的构成和投资决策的方式,在市场分销环节将改变产品营销体验和客户服务方式,在风险控制环节将提升风险识别的范围和准确率,提高风险监控的能力。

  

  加码金融科技投入

  目前,银行是金融科技运用的“排头兵”。无论是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还是城商行、农商行,均在金融科技领域有所涉足。

  建设银行在最新披露的2019年半年报中提到,公司持续加大对金融科技创新投入的力度,统筹兼顾研发、建设和运营维护,重点支持智慧金融技术能力的应用研发。构建全景客户画像,优化数据资产管理,提升数据价值创造力。建设一体化协同研发平台,实现灵活、高效、数字化、自动化的协同研发管理。需求承接能力显著提升,上半年共受理需求3257项,同比增长164%;需求投产速度加快,审批时间缩短53%,投产版本3116个,同比增长48%。

  平安银行在半年报中提到,公司继续加大科技投入,重点打造系统平台能力,加强核心技术研究与创新,通过科技赋能支持业务增长。今年上半年启动实施了全行统一的开发运维一体化(DevOps)和安全开发生命周期(SDLC)项目,落地标准化的开发流程规范,打通了需求到投产的研发全过程。

  业内人士表示,人才招聘也是银行金融科技领域的重点投入之一。近期中国银行、工商银行、浦发银行、农业银行等多家银行均在大规模招聘软件研发岗等金融科技岗位。

  作为在财富管理特别是高端财富管理领域具有较强制度性便利的信托行业,也整体对金融科技的应用经历了探索性尝试。

  外贸信托指出,当前信托业已将移动端作为展业的重点渠道,大部分信托公司主要通过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在线工具切入线上营销,产品线上宣介、营销活动、在线预约等功能较普及,大大提升了客户与信托公司的在线交互;另外一方面,部分金融科技应用方面较领先的信托公司,已尝试将客户服务功能线上化、自助化、在诸如咨询、投资、产品与账户信息查询、收益信托查询、产品申赎等功能上,均已实现了客户网上自主操作。目前已有超过15家信托公司开通独立APP,并率先实现移动端线上购买、远程签约、收益权转让等服务,进一步提升了客户享受服务的获得性和便捷性。

  保险资管在金融科技的探索上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其中,国寿资产启动了智能信用系统建设,积累基础数据和分析模型,主动预警信用风险,推动信用风险管理从被动响应逐步向主动预防转变。泰康资产上线了智能合规系统,梳理并存储400余部涉及公开市场、另类投资、保险资金运用、自有资金运用、保险资管产品、养老金产品、公司治理、风险控制、关联交易、内幕交易等诸多维度的法律法规,高效完成知识的提取、展现、检索和存储的过程。

  科技赋能资管机构

  资深信托研究员袁吉伟认为,资管机构目前越来越重视发展金融科技。积极拥抱金融科技存在两种必要性:一是资管机构需要通过金融科技应用寻求发展能力突破,例如公募基金深受销售渠道的限制,往往需要借助其他机构渠道销售产品,需要应用金融科技实现销售渠道的线上突破,弥补在渠道建设方面的短板;二是投资者尤其是部分个人投资者更青睐数字化、移动化的服务方式,资管机构应用金融科技提升客户体验,回应客户需求,能够促进资管机构差异化发展,获取更多客户资源。

  光大银行首席业务总监张旭阳表示,金融科技将从四方面改变资产管理面貌:一是资产管理配置方面。从风险收益模型到跟投资者相近的机构投资者模型再到风险因子,在科技驱动下,数据和人工智能今后可以实现更好的资产配置;二是提升资产类别的投资能力和风险评价方面。在新的大数据背景下,电商地图,卫星灯光等可以作为辅助因子更好地判断一个企业、一个行业的发展空间;三是拓展投资类别方面。例如区块链中的ABS,消费金融的ABS,现在消费金融供应链上有部分电商存在数据造假的情况,而算法、分布式技术可以帮助追踪溯源;四是与投资者的关系和智能投顾方面。资管机构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打通,对客户的理解由卖方变成买方,由销售方变成投顾方,帮助投资者把握机会,或者做更好的投资资产配比,从而实现零售。

  建行旗下全资子公司——建信金科副总经理陈东则认为,在金融和科技融合过程中,对于银行、理财子公司、信托、基金等带来的最大变化趋势是普惠化。科技使传统金融机构在服务大众的过程中,能够大量降低成本,使得金融向普惠方面发展。他说,建行2017年底开始全面投入普惠金融,在2018年正式提出普惠金融战略,同时提出金融科技战略。2018年建行普惠金融的贷款余额新增2175亿,是其他四大行的总和。

  陈东表示,金融科技带来更多的变化是场景化,让大众、企业在消费、经营过程中不知不觉地享受到金融服务。随着5G的推出、物联网新技术的使用,银行、理财子公司及其他各类型的金融机构,在服务经济、社会的过程中会有越来越多的融入感、场景化,最终使所有的企业、社会成员都能够享受到普惠的金融产品服务。

  某资管人士认为,金融科技将在三方面赋能资管机构提升竞争力:一是在资产投资环节,将影响基础资产的构成和投资决策的方式。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丰富了风险管理的手段,同时也引入了全新的资产识别方式,使得过去一些分散的、小规模的资产可以被准确识别和管理,有效扩充了资产管理体系的基础资产池范围;二是在市场分销环节,将改变产品营销体验和客户服务方式;三是在风险控制环节,将提升风险识别的范围和准确率,提高风险监控的能力,提升风险预警的效率。借助于大数据挖掘分析、人工智能算法等技术,可以提高数据采集的范围、提升数据处理的效率,将覆盖更为广泛的风险事件来源,有效地识别市场情况的变化,更好对金融风险进行预测和感知。

  “金融科技+资管”面临挑战

  某保险科技公司负责人认为,保险行业意识到金融科技的黄金时代即将到来,但对其中的风险却没有充分讨论。金融科技在与资管领域不断交叉的过程中会带来大量新业务、新模式。随着金融科技带来的交易频次、交易量的大幅增长,在技术创新提升效率的同时,如何避免可能引起的市场波动和不良后果,这在行业规划和监管措施中还存在一定空白。金融科技的发展明显快于规章制度的建立,行业还缺少有效的治理模式。

  此外,金融科技的运用还可能引入新的风险。袁吉伟认为,随着金融科技的广泛应用,金融机构不仅相关投入增多,而且也面临着更多风险管理压力。近年来,黑客对于金融机构的攻击日益增多,存在客户信息外泄等风险;金融科技使用过程中可能面临信息系统中断等风险;金融科技本身涉及复杂的技术、算法等,可能存在模型风险。因此,资管机构必须针对金融科技应用本身,建立有效的风险管控体系。

  分析人士表示,现阶段金融科技在资管业务的实践仍然面临挑战,一方面挑战是金融科技本身的成熟性,另一方面是资管业务与技术产品化的匹配程度。现阶段金融科技尚处在找寻行业痛点、适应行业的过程中,金融科技的成熟过程必然是用技术手段沉淀行业智慧的过程,必然是通过微观上解决行业痛点逐步实现体系化、综合化的过程。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