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年金去年成绩单放榜 “长跑选手”跑出13年来最好成绩
作为资本市场举足轻重的长线资金之一,企业年金的运营情况备受关注。企业年金2020年成绩单于近日放榜,截至2020年末,全国企业年金积累基金规模增至约2.25万亿元,去年全年投资收益1931.48亿元,当年加权平均收益率为10.31%。
这一成绩创下2008年以来企业年金年化收益率新高。若剔除2007年大牛市超高收益因素,这也是监管部门披露企业年金投资收益情况以来的最佳成绩。
亮丽的成绩单释放出两大信号:一方面,资本市场相关政策的完善及年金投资范围的不断扩大,为年金投资收益率的提升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年金追求价值投资的“长跑”特质愈发明显,越来越多的委托人和受托人意识到,对年金投资的考核方法不应简单参照公募基金排名追求相对收益,而应适当拉长考核期,以避免短期化管理和投资时出现“错杀”。
权益组合全面跑赢固收组合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全国企业年金积累基金规模为22496.83亿元,与2020年三季度末相比,增加1549.34亿元。从2013年起,企业年金积累基金每年都呈明显增长态势,充分展现了企业年金作为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第二支柱的重要力量。
从投资管理情况来看,企业年金整体收益稳健。截至2020年末,企业年金实际运作资产金额为22149.57亿元,2020年全年实现投资收益1931.48亿元,当年加权平均收益率10.31%,创下13年来最好成绩。
从收益率情况来看,企业年金含权益类组合去年加权平均收益率为11.28%,而固定收益类组合的加权平均收益率为5.30%。若从企业年金不同计划的类型来看,在单一计划、集合计划及其他计划三类中,含权益类组合的加权平均收益率也均跑赢固定收益类组合。
保险类机构管钱最多
从企业年金的受托规模、投资收益等维度看,哪些机构更胜一筹?谁最会管理这些“养老钱”呢?
法人受托管理资产规模排名前三的机构分别为国寿养老险、平安养老险、工商银行,截至2020年末受托管理的资产金额分别约为4672亿元、3457亿元、1782亿元;投资管理规模排名前三的机构分别为泰康资产、平安养老险、国寿养老险,组合资产金额分别约为3631亿元、2814亿元、2490亿元。
除了规模,投资收益表现也是衡量企业年金“管家”能力的重要标尺。为业内人士所熟知的是,企业年金由单一计划、集合计划和其他计划组成,其中单一计划是主要组成部分。
从单一计划的投资收益表现来看,含权益类组合中,2020年加权平均收益率排名前三的机构分别为:华泰资产(14.96%)、平安养老险(13.21%)、华夏基金(12.73%);固定收益类组合中,2020年加权平均收益率排名前三的机构分别为:国泰基金(7.34%)、招商基金(6.54%)、建信养老金(6.21%)。
集合计划收益是公开披露的唯一一项代表受托人资产管理能力的指标。在58只集合计划产品的收益数据中,2020年综合收益为8.46%。其中,平安养老险集合计划的固定收益类组合业绩超市场平均144BP、集合计划的含权益类组合业绩超市场平均193BP。
不难看出,保险类机构在企业年金市场中的话语权更大,管钱最多;从投资收益表现来看,以往基金公司明显更胜一筹,但近一年来养老险、保险资管等保险机构的表现越来越抢眼。
“长跑”特质愈发明显
2006年下半年,企业年金开始市场化投资运作,2007年开始有完整的、跨年度的统计数据。综合14年的年度数据来看,企业年金平均收益水平较高的年份依次为:2007年(41%)、2020年(10.31%)、2015年(9.88%)、2014年(9.3%)、2019年(8.3%)。
考虑到2007年牛市超高收益因素,企业年金近三年、近五年、近八年整体收益水平均较高。同时,投资收益波动性也在降低,虽然在最初前5年发生过两次全行业平均亏损,但此后没有再发生过全行业亏损。即使在股市和债市都不理想的2013年,当年平均收益也达到了3.67%。
企业年金的“长跑”特质愈发明显。“企业年金投资犹如马拉松长跑,拼的是耐力与实力。”平安养老险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从企业年金投资的实践来看,由于养老金天然具有负债稳定、长期投资的属性,长期的价值投资是最合适的投资方法。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年金市场的发展,很多年金委托人、受托人也能够逐步正确认识到资金的长期投资价值,愿意承担合适的风险来追求长期稳健的收益,这对于年金长期业绩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随着未来第三支柱等多路养老金规模的进一步扩容,将有更多长线资金流入资本市场。面对养老金增值保值的现实诉求,如何在备好足够厚“安全垫”的同时,管理好、用好用足这些长期资金,将考验这些长钱“管家”的“长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