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提供持续陪伴专业服务 公募基金合力破解投教投顾难点

万宇 魏昭宇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3月17日,中国证券报主办的“携手提升获得感——2023基金业投教创新论坛暨第一届基金投顾金牛奖颁奖典礼”在京举行。在“高质量新格局‘获得感’新征程”圆桌论坛上,华夏基金总经理李一梅、中欧基金董事长窦玉明、上投摩根基金总经理王大智、信达澳亚基金总经理朱永强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讨论。

  与会嘉宾表示,公募基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不仅要聚焦于更好地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也要致力于让投资者收获获得感。面对公募基金行业在开展投教、投顾中的难点和痛点,嘉宾们认为,基金公司要提高专业性,持续进行陪伴服务,引导投资者践行理性投资,帮助投资者达成投资目标。

  共助行业高质量发展

  去年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对于过去一年公募基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参加圆桌论坛的基金公司“掌舵人”感触颇深。

  李一梅表示,对于基金行业而言,首先应聚焦于更好地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这是行业自身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其次,需促进投资者更好地投资于基金,并在投资过程中收获获得感。她认为,市场波动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波动过程中,基民没有了解市场波动背后的逻辑,没有获得有效的陪伴。过去一年,在高质量发展的指引下,基金行业在投资行为以及投资者陪伴方面都有所进步。

  王大智表示,公募基金公司必须要考虑未来如何服务好投资者,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建立更好的业绩考核机制,确保基金经理保持稳定的投资风格,同时将投资者的盈利水平纳入到基金经理的考核指标中,确保基金公司与投资人的利益保持一致;二是把握个人养老金的机遇,海外很多公募基金大力支持养老领域,目前国内养老领域的发展空间还很大,所以公募基金公司未来要把握好这个机会,更好地服务居民的养老理财需求;三是积极参与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外资的进入将带来海外成熟投研理念和产品策略,通过加强与本地公司的交流,将共同助力我国公募基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满足投资者个性化需求

  行业目前在开展投教和投顾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但基金公司正积极行动,破解这些难点和痛点。窦玉明坦言,投顾服务现在面临着如何能够普惠更多群体、满足更多投资者个性化需求的问题。他认为,要想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借助技术赋能,更好地服务大众。

  朱永强也表示,基金投顾现在最大的痛点是在分级诊疗方面。基金投顾需要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不同层级的相应产品和服务,这样才能解决客户的需求。现在基金行业的投顾,既需要有专业度的提升,也需要在数量上扩大。他认为,在基于客户获得感设计更适合未来发展的产品,提供相应的整体解决方案上,基金行业仅是刚起步,这可能是未来基金行业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

  李一梅指出,当前投教工作仍存不少难点、痛点。一是大环境上,当前大部分投资者习惯性认为理财产品应“保本保收益”,对净值化产品接受度、认可度不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谈基金的投资者教育,是一条漫长而艰难的道路;二是投资者个人缺乏财富规划,当前投教概念较为混杂,行业亟需建立以向投资者提供长期财富规划的财富顾问队伍。

  帮助投资者达成投资目标

  获得感是与会嘉宾颇为关注的问题。李一梅指出,获得感是非常主观的,是动态的、相对的。她认为,只有“千人千面”个性化并持续进行的陪伴服务,才能够真实地了解并理解投资者行为背后的需求,并进一步让他们的需求得到满足。

  “首先,让基民有获得感的关键是帮助投资者达成投资目标,让大家投资的每一笔钱都获得目标收益。其次,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要让投资者有良好的持有体验,让投资者安心。第三,机构需要加大投资者陪伴力度,给基民提供更加理性的投顾体验。”窦玉明表示,基民的获得感需要基金公司、投顾、渠道三方共同努力。“基金公司应该加强与投顾方和渠道方的合作,投顾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客户最实际的需求,渠道方可以为我们提供更清晰的客户画像,只有与他们加强合作,我们才能更好地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

  朱永强表示,专业性是未来提升投资者获得感需要努力的方向,也是买方机构的重要存在价值。投资者获得感包括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客观上就是基于投资者需求设计出的产品实际回报;主观上又可以分为动态、相对两种类型,这主要是由于不同时间空间范围内,在不同参照标准下,投资者诉求会有所差异。作为买方机构,在提升投资者获得感上,提高专业性是重要的努力方向。

  王大智也表示,基金公司为基民带来获得感,主要包括三个维度:一是基金公司努力为基民带来长期可观的收益;二是基金公司引导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践行理性投资,成为更加成熟和专业的投资者;三是ESG加速融入公募基金投资,投资者通过公募基金不仅是满足投资需求,还能够更好地助力社会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