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三板发展战略高层论坛现场。摄影:本报记者 车亮
2017年9月3日上午,由中国证券报和中国新三板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中国新三板发展战略高层论坛”暨“《中国新三板创新与发展报告(2017)》蓝皮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论坛邀请了“股转系统”、经济学界、知名券商和机构投资者,以及财经媒体等一百余人出席。论坛嘉宾总结了新三板五年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分析了新三板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了新三板未来的发展方向。
中国新三板研究中心首席经济学家刘平安博士代表主办双方在论坛上发布《中国新三板创新与发展报告(2017)》(以下简称《报告》)蓝皮书研究成果。《报告》总结了?2016年新三板市场运行的总体特征:一是企业挂牌依然保持强劲增长;二是股票发行增长速度放缓;三是“创新层”挂牌公司市场表现明显强于“基础层”;四是股票交易不活跃;五是差异化制度供给不足;六是挂牌公司经营情况喜忧参半;七是市场微观基础质量亟待提高;八是市场监管力度明显加强。
《报告》明确提出,需要认清新三板目前所处发展阶段。“股转系统”成立之前是新三板的试点阶段,此阶段属于非市场化的制度安排。2012年9月成立“股转系统”到2016年6月实施市场分层管理制度之前,此阶段是市场化制度框架的初步形成阶段。以2016年6月实施市场分层管理制度为标志,新三板进入市场化制度的完善阶段。因此,制度供给也相应地由第二阶段的“基础性制度”安排转到第三阶段的“差异化制度”安排,新三板的发展战略也应该由第二阶段的“规模速度型”进入到第三阶段的“质量效率型”,即以差异化制度安排为核心,提升市场质量,改善市场流动性,优化市场资源配置。
对于目前存在的股票交易不活跃等问题。《报告》指出,其根本原因在于现在新三板市场与五年设立之初相比发生了深刻变化,但我们在制度设计、新三板企业的服务上没有及时跟上。
刘平安表示,中小型企业融资需求强劲,市场发展速度太快,必然伴随着制度供给跟不上和市场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任何市场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不可能一蹴而就,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刘平安认为,未来制度安排主要包括:一是创新证券发行制度。在市场再分层的基础上,实行完全市场化的证券发行制度——注册制。二是调整市场准入制度,包括:1、调整企业挂牌的市场准入门槛,限制传统的大型企业进入新三板,鼓励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进入新三板;2、调整投资人适当性管理制度,平衡市场供需结构;3、调整交易所市场主办券商的特许经营制度,向交易所市场以外开放,重新发放主办券商牌照。三是完善市场交易制度,包括:1、推出大宗交易制度;2、完善做市商交易制度,尽快让非券商成为做市商;3、在市场分层基础上,推出竞价交易制度。四是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包括:1、推出市场化、常态化的退市制度;2、择时推出“转板”制度;3、以市场分层为切入点,为差异化制度管理提供基础性制度安排。五是强化市场监管,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包括:1、加大违规主体的法律责任;2、及时推出差异化的信息披露制度;3、在新三板试行集体诉讼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