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季现任广证恒生总经理,首席研究官。从事证券研究逾十年,曾获“世界金融实验室年度大奖--最具声望的100位证券分析师”称号、中国证券业协会课题研究奖项一等奖和广州市金融业重要研究成果奖,携研究团队获得2013年中国证券报“金牛分析师”六项大奖。2014年组建业内首个新三板研究团队,创建知名研究品牌“新三板研究极客”。
大家上午好,这一年来比较少参加大型的活动,很多朋友在问是不是不再为新三板呼吁了,不是这样,整个市场发生变化,我们越来越多地从宏观层面向中观、微观层面转换,像股转谢董事长说的,还是要回归坚守初心,为成长和创新企业服务,我自己认真理解和阅读之后,我认为其实它反映出了一种自信。
在发展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比较容易思考深层次的问题,而发展过程中我们相对比较少关心深层次的问题,问题永远是存在的,新三板存在各种问题,是不是主板不存在问题呢?主板面临的问题也非常多,也是发展中的问题,我们通过发展来解决所有不会停止的问题,在进步当中呈现自己的价值。所以很多朋友说广证恒生对新三板非常坚持,“坚持”是个褒义词,我经常说我们不是坚持,一个有未来的市场谈不上“坚持”,这也是广证恒生自己对待整个市场的看法,我们2013年组建新三板团队,也经历了市场跌宕起伏。我们认为每个时间都是好的,只要你有自己的想法,有事情可以做,我们认为每个时间窗口都是非常宝贵的;一般人喜欢高峰不喜欢低谷,我们认为所有的高峰都是经历漫长的低谷后才会见到的。未来广证恒生在这个领域还会继续深耕。目前我们拥有超过10名专业证券研究分析师,这是国内最大的专业证券研究团队。
今天跟大家分享三点:
一、对新三板的理解与策略
二、顺应周期事半功倍
三、不预则不立--资本规划的核心价值
一、 对新三板的理解与策略
新三板最重要的一点,在过去,上市和非上市之间是有巨大的真空地带,到2016年底就是3000家上主板,包括中小板和创业板,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发展就是3000家的水平,到目前为止新三板市场有1.1万多家的企业挂牌。还有巨量的企业还没有登入资本市场的任何一个层次和环节,所以在新三板之前是存在巨量的真空阶段。
新三板的出现有巨大的意义,除了刘平安博士跟大家分享几个非常战略层面的意义,从我们自己来看,为什么能够相对在这个领域持续深耕?我们认为中场的填补是有巨大意义的,在过去一级和二级之间是断裂的,也就是说从事一级市场的投资机构,在一级市场的大部分企业,最终都没有真正有效地和主板市场连接起来,和二级市场连接起来,作为一级市场的主流投资机构,相当一部分甚至绝大部分是不参与到二级市场的持续投资行为,二级市场很多投资机构,尤其突出的是公募的一些代表,它们基本上很少参与一级市场,在这两年可能相对会逐渐的增加,但是总量上来看依然是非常小的比例。我们认为新三板市场的出现就像海水和淡水接壤的地方,它会产生非常多的新的机遇,这种机遇对企业来说是进入资本市场的机遇,对投资机构来讲是有巨大的机遇,在未来五到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能够在一级、二级市场连接起来持续有效发展的机构,这些企业面临着非常大的发展机会。我们认为只有新的机遇才能够赋予新的机会,尤其是投资机构、中介服务机构,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这也是我们在这几年实践当中发现的,也是我们自己过去所坚持的理念。
新三板市场这些问题大家都看得见,从2014年以来我们做新三板的研究,这些问题没有发生过根本的变化,大家关心的问题是我们2014年甚至更早的时间就在关心的问题,如果这个市场已经充分完善了它的机制建设,我们的价值一定是会被弱化的,所有困难的背后都是价值的体现,困难有多大价值就有多大,目前所面临的这些困难实际上正是价值发现的过程,我们也认为在整个制度建设的过程当中,除了大家关心的最根本的定位、最根本机制方面的诉求之外,还有许许多多我们能尽快推进的举措,去真正帮助到中小的成长企业、创新企业,去帮助到更多的投资机构、投资人。
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抓本质的问题,而不是抓制度红利,在整个世界发展过程当中,能够持续抓住红利的人永远都是少之又少的,真正能抓住大机遇的人都是从战略出发,能够克服经历所有的困难,最终实现升华发展。就像华为的广告,非常华丽优美的舞蹈演员,她的脚都满布着伤痕。在任何一个产业、领域,个人、组织最终能走向成功是无一例外的,没有人全身上下光鲜地最终达到成功的顶峰。
对整个市场来讲非常重要的是抓住顶层的起点做结构性差异建设,1.1万多家企业当中一定是结构性的分布,我们做了统计,去年年底3000万净利润的新三板企业接近1100家,而超过1000万以上净利润企业超过1600家,这些领域当中依然有相当的企业已经具备更强的能力,但也确实有不少的企业在规范性方面、发展方面面临着困难。今天看来整个机制建设有一个非常大的进步,大家的预期开始调到接地气了,而不是像2014年底、2015年初,我们认为也许在突然到来的某一天,我们会听到一个消息,看到一份报道,说最期待的这些政策已经落实了。所有的机制建设是需要时间,尤其需要契机。对我们来说根本的一条,向股转系统抓住为创新企业服务一样,从中介机构、服务机构来讲,抓住优质企业和价值投资。
这是我们一直以来的观点,结构性是新三板最大的特质,也是其基本的特质,市场确定性来讲,拥有这么多重量企业、海量企业,优秀企业也占了相当比例的市场,它的机遇是非常确定的,我们的观点是右侧选股,选企业从右侧考虑更多,新三板市场由于交易制度的影响是极难做右侧投资的,从2015年以来每一次所谓的右侧投资带来的都是风险的因素更多,也许可以进去,但是很难在短周期里面有效的退出,这是我们对市场的看法以及策略。
二、 顺应周期事半功倍
顺应周期事半功倍,近三年来整个市场每一年都面临着重大的选择,都在十字路口,2015年对企业来说非常简单,定增按30倍、40倍、50倍、100倍设计,我北京一个企业朋友在2015年3、4月份的时候问我,有人要100倍的市盈率定增,我该不该按照这个定价。还有就是究竟把份额给谁,而不是今天面临的很多企业不知道怎么融资,2015年上半年的过程当中,很多企业家只要在朋友圈发一下融资的需求就可以了,2016年大家面临的是什么?到下半年之后优秀的新三板企业都在考虑一个问题,要不要被上市公司并购?我们遇到非常多的企业都在讨论这些问题,2017年这些细分发展得比较好的企业都在考虑要IPO,过去三年、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现在我们发现变成两年左右的时间,新三板企业做了很多基础性的改制,IPO推进在这两年过程当中发展得非常快,很多企业说我也要IPO,2015年走到今天,整个市场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我们企业和机构来讲每年都面临着一个重大的选择。我们认为,所有的选择背后都有一个最根本的问题,跟谁在一起?这是非常本质的问题。
我从事A股研究十几年,纵观A股的发展,我们认为应该理性地看待新三板的发展,尤其是新三板这几年的发展是短周期的大发展,从A股来讲,在十几年前整个市场也曾经有过开盘之后相当多的企业没有交易的情况,这都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市场的发展周期规律都呈现出牛短熊长的特征,今天的市场也是在中性的箱体之内运行。
上证50和创业板是交替变化的过程,2013到2014年创业板涨了82%,上证50下跌了15%,2017年8月份创业板跌了10%,上证50涨了14%。前两年讲比较多传统企业,讲新兴企业讲得最多的是TMT,2013年到2014年计算机指数涨了66%,有色指数下跌了29%,今年1月到8月计算机指数下跌了10%,有色涨了24%。我们经常小范围交易的时候会讲,行业有轮回。整个市场周期律是非常核心的规律,我们认为最重要的不是能否创造周期,也很难改变周期,对于所有企业或者参与这个市场的机构来讲,识别和顺应周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2015、2016年和今年上半年的情况来看,募集资金前10名,2015年是7亿,2017年是12亿,今年是5亿的融资,都是优秀企业,不同市场环境当中取得的这些成就、推进的工作影响是比较大的。
2016年以来越来越多新三板企业在推进IPO的发行,我们也可以看到,在今年以来,参与IPO的这些企业数量已经达到了几百家之多,和其他新三板企业相比,定价是有比较大的差距,提醒各位关注一点,上市不是终点,如果说在过去的时代当中上市成为很多企业梦想最终实现的地方,在现在越来越多IPO成功之后的企业家,他们面临的困难或者挑战已经越来越大了。
三、 不预则不立--资本规划的核心价值
资本市场规划的核心是不预则不立。在今年我们统计了一个数据,仅仅是客观数据所呈现出来,到今年上市之后,登陆A股首轮最大涨幅和去年整体水平相比已经下降了100多个百分点,按照目前的定价情况演绎,简单的上市本身已经不能再按照大家过去的经验,只要登陆A股市场就值几十亿甚至上百亿,这种情况在发生非常大的变化,跨市场估值出现了一定的收敛状况,所以我们得出的判断,整个市场的估值体系在发生转变,一般企业上市市值的水平是有下行的,之前只要上市就等于是鲤鱼跃龙门的情况正在发生改变,上市不是终点是起点是什么意思?3000万或者5000万左右净利润的企业登陆了资本市场以后,不能说一定享有几十亿甚至多少亿的估值,中国经济大家都非常清楚,经济增速的放缓由原来的高速增长向中高速转变的过程,企业面临最大的环境转变是什么呢?市场红利、市场需求的扩容带来的增长,物理的增长是在下降的,增长放缓意味着整体的天花板是在下行,或者你已经遭遇到了天花板,这个过程中中国面临的新机遇是什么?就是并购的时代!当企业的发展不是简单的以爬坡的方式实现的,之后一定是选择横向的发展,所以我们认为,不管对新三板的企业来说还是对主板的企业来说都应该认可的认知——整个市场的变化促使企业需要更加优秀、需要更加强大,做出真正应该符合自己能力的估值,估值的市场化会越来越强烈。
我们认为,在当前比较有利于在市场中发展的企业,是细分行业的龙头和有特质的企业,是那些即使在今天还存在着这样那样不足和欠缺的市场当中,依然能够很好的发挥资本市场作用类型的企业。可能有很多朋友也会提出另一个话题,为什么不是所有的企业都享受一样的机遇?我认为只要在市场中,竞争法则就会起作用,即使去到A股市场所有企业也不是一样的定价,去纳斯达克定价也是有所区别的,我们跟企业讲得最多的就是,做强自己是所有一切的根本。
我们认为资本规划的核心价值比较重要的是价值再挖掘、再传递、再创造。企业当前在市场当中面临三个方面的痛点,很多投资机构对行业和市场的认知不足,比如说我们经常会遇到,以教育行业为例,虽然都是教育大行业,但是细分领域有极大差别,他们会随便拿过来对比,由于是海量的企业在市场当中,目前真正的覆盖新三板市场的券商研究所屈指可数,我们有十几个专业研究员,达到专业的证券研究所的配置去研究新三板,也是因为市场目前研究覆盖非常不足。很多企业为一次融资做资本规划,或者为了管理去做,理解股价短周期、中周期的上涨,这些偏差都会为企业带来不确定的因素和巨大的风险。很多企业把资本规划和产业规划脱节,没有把资本规划和产业规划紧密衔接起来,这也使得企业发展无法和谐统一,很多市场组织的发展都要回到最根本的地方,作为研究机构来讲,最根本的在于产业链的研究,必须植根于深度的产业理解才能够为我们的企业提供更好的把资本规划和产业规划衔接起来的服务。
对于投资机构来讲,一个很核心的诉求是寻找优质的资产和合理的定价,怎么做到这件事?深耕产业链以及后期服务能力。中国股权投资机构进入了新时代的发展,我们知道投资机构就是募、投、管、退,过去是重投的时代,尤其是新三板出现之后整个时代有一个分水岭,从重投到重管的时代,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参与到这个市场当中,一定会让投资机构本身从买方市场逐步变为卖方的市场,对优秀企业的争夺变得越来越激烈,现有资金并不能真正解决对优秀企业的覆盖。未来投后应该两种模式,一种是投资机构自己打造一个专业的投后团队,还有就是应该具备第三方专业机构投后的服务和管理。这些机构都是做三件事,一个是企业对接资本市场的桥梁,一个是为企业上下游资本整合做桥梁,一个是为优秀机构对接优秀企业做桥梁,这就是中介机构真正要去解决的问题。
对于我们自己的这些理解,经历了这些年之后发现,尤其是成长中的企业,不具备特别大规模,不是很成熟的企业,缺乏资本规划意识和能力,更缺乏把资本规划落地的能力,新三板的出现会为众多的新生机构提供全新、巨大的市场,这种市场就会在一二级联动的过程当中,为企业做资本规划、为资本规划落地的过程当中体现价值。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就这么多,困难才是价值,希望大家在困难当中也能发现价值,找到前进的动力,祝各位参会的朋友能够在持续发展过程当中见证更多的成功,成就属于自己的精彩。
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