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以来的6个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连续贬值,8月16日报1美元对人民币6.8946元,距离6.9的“关口”非常近。而另一个关键指标——16:30收盘价——已在8月15日跌破了6.9“关口”。随后,在境内和离岸市场,人民币都遭遇了一波快速的贬值。在当天的离岸市场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甚至一度跌破6.95。市场将7视为重要心理关口,对人民币在6.9之后的每一步下跌都十分关注。但央行却并没有如临大敌,对市场交易没有进行干预。
但是,在经过连续的“攻城拔寨”之后,投资者却在“7”这个所谓的市场“关口”前徘徊起来。当8月16日中间价公布,1美元对人民币没有超过6.9,离岸市场上人民币立即迎来一波上涨。而在岸市场,人民币也在有涨有跌的波动中小幅升值,当天16:30收盘价为6.8960。6.9,在投资者的退却中被“收复”了。
6月中旬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经历了较强的贬值压力,中间价贬值超过7%。但在这个过程中,央行一直坚持不进行常态式外汇干预。所以,这期间外汇储备和外汇占款是增长的。但这不意味着央行放弃了稳定人民币汇率的职能。7月初,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通过不同渠道表态,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只不过,央行稳定人民币汇率的方式较以往不同,不再依靠常态式外汇干预,而是通过行之有效的汇率形成机制,并维护外汇市场平稳运行,从而促进外汇市场自我平衡。
现行汇率形成机制是“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这一机制可以使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的汇率维持基本稳定,对美元汇率则会双向波动。一般来说,美元走强,则人民币对美元有贬值的趋势;美元走弱,则人民币对美元有升值的趋势。美元不可能一直走强,也不可能一直走弱,因而人民币会有时对美元贬值,有时对美元升值。
从6月中旬到8月初的人民币贬值,主要是因为前期人民币表现过强,需要适度回调,再加上市场预期货币政策会变得宽松,形成了一定程度的人民币贬值预期。这段时间,人民币汇率指数是下降的。但8月以来,人民币汇率指数基本上企稳了。与此同时,美元指数(96.5444, -0.0572, -0.06%)也比较稳定,因此,在7月底8月初,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逐渐趋稳。
但这段时间,由于土耳其里拉大跌,拖累了欧元(1.1380, 0.0006, 0.05%)对美元贬值,导致美元指数这几天连续上涨。美元这段时间表现如此强势,人民币对其贬值是合理的调整。但美元持续走强还缺乏足够动力。8月15日,美元指数在逼近97之后回调了。这是人民币对美元在8月16日出现一波涨势的直接原因。此后,如果美元指数趋稳甚至下调,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就能基本稳定。
坚持现行汇率形成机制,人民币就不会对美元单向贬值或单向升值,而是在双向波动中保持弹性。但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汇率市场平稳运行。所谓平稳运行,是指市场上没有一边倒的做空或做多,也没有大规模的资本无序流出或流入。目前,我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收略大于支,这是人民币汇率能够维持基本稳定的基础;同时,虽然人民币对美元较大幅度贬值,但无论境内市场还是离岸市场,做空人民币的力量都不强。
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关键在于维护汇率市场平稳运行,而这需要三方面的条件。其一,央行不进行常态化外汇干预,但要具备在市场出现异常时实施调控的能力。这次市场没有出现大规模做空人民币的行为,重要原因是两年前央行显示了挫败做空的能力。8月3日,央行适时地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调整为20%,及时引导了市场预期。此外,央行还有逆周期因子、境外人民币流动性管理等工具,必要时还可以卖出外汇。这些工具平常不能用,但要做好准备,以防止市场异常波动。其二,维持跨境资金流动基本稳定,对大进大出要审慎应对,对非理性不合法的资金流动更是要进行严格监管。其三,防范企业在国内大加杠杆去境外投资,这是2016年造成被动的重要原因。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可以减少这种加杠杆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