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可投资资产稀缺 机构开打“灵活牌”
伴随债券市场进入调整阶段,部分前期表现亮眼的债券基金净值遭遇回撤。截至3月22日,3月以来超千只债券基金出现亏损。多家机构认为,最近债券市场的投资难度在增加,可投资资产日益稀缺。在此背景下,通过长端波段交易以增厚收益成为机构普遍采用的策略。
债市进入调整阶段
近期,债券市场进入调整阶段。比如,10年期国债收益率3月7日向下击穿2.25%,截至3月25日,已调整至2.35%附近,上行幅度约10个基点。
伴随债市调整,债券基金的净值近期也明显下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3月22日,近12个交易日以来,市场上3392只债券基金(不同份额合并计算)中有1084只净值下跌,占比32%。其中,近50只产品跌幅超2%,汇安恒利39个月定开纯债债券、同泰恒利纯债、交银信用添利债券(LOF)分别下跌6.3%、5%和4.9%。
“3月初债券收益率达到今年以来新低,在10年期国债收益率接近2.2%的位置上呈现典型的‘牛平’特点,这主要是因为债券供给少、资金面相对充裕,以及基本面预期支撑。随后市场开始对二季度经济基本面的改善持乐观态度,在这种预期推动下,债券收益率进入震荡调整期。” 蜂巢恒利债券基金经理李海涛分析道。
诺德基金债券投资部副总监徐娟认为,尽管央行暂未下调MLF利率,但市场已经对降息进行预期交易,促使债券收益率快速下行,超长期国债利率大幅偏离MLF利率,市场失去定价锚。此外,今年以来机构在债市上的资本利得比较丰厚,止盈情绪较浓。
久期策略仍优于杠杆策略
债市短期调整背后是可投资资产日益稀缺,机构缺乏应对策略。
近日,央企中国诚通发行的30年期中期票据打破了信用债期限历史纪录,受到近20家机构抢筹。据中国诚通3月19日披露的公告,其发行的2024年度第九期中期票据开始起息。其中,品种一实际发行总额为70亿元,期限15年,发行利率为3.21%,共获得23家机构的申购;品种二实际发行总额为10亿元,期限30年,发行利率为3.35%,共获得19家机构的申购。
与此同时,杭州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近期发行的10年期和20年期两个品种共10亿元的中期票据也遭到市场抢购,从发行结果来,两个品种的认购倍数分别达3.96倍和3.57倍。
对此,财通基金分析称,从机构行为来看,自2月LPR降息落地以后,机构配置力量仍然强劲,市场对可能出台的宽信用政策还未作出充分的反映或预期,机构欠配下债市做多情绪持续升温,加大了对超长债的配置力度。
当前债券市场可投资资产稀缺已成市场共识,有公募人士直言,在此情况下债券投资策略的选择难度在加大。
“今年以来,保险、基金和农商行等机构的大量资金涌入超长债,久期策略被发挥到极致。”财通基金有关市场人士说。
信用利差也在不断缩减,民生证券研报显示,截至3月22日,以1年期AAA、AA+、AA主体中债中短期票据为例,信用利差较3月15日平均下降4.63个基点。
在目前行情下,机构为获得收益对债券策略作出调整,普遍采取交易长久期债券以博取收益的策略。东海基金表示,当前各类债券利差被压缩至历史低位,大部分策略的交易空间有限。
在李海涛看来,眼下的债券投资策略原则上要适度降低组合的风险暴露,下调久期和杠杆,以保持中性策略为主。不过,比较而言,久期策略仍优于杠杆策略。
东兴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经理司马义买买提表示,今年的整体经济环境仍然对债券市场有利,大概率存在结构性行情。但由于信用利差被大幅挤压,票息收益被压低,通过交易来获得收益或成为主流选择,在合适时点,拉长久期从而增厚收益或为较好的策略。
财通基金表示,目前看来久期策略依然占优,长久期利率债在组合中的优势地位依然没有改变,但是在超长债的交易属性越来越强的趋势下,要更加注重节奏把握和仓位的灵活性。
机构对后续行情并不悲观
尽管短期缺乏良好的应对策略,但拉长时间来看,机构对后续债市行情仍抱有期待。东海基金认为,在经济稳步复苏的过程中,流动性将保持合理充裕状态,因此债券市场不存在大幅反转的风险。
财通基金认为债市仍长期向好,可投资资产稀缺状况一时难以改变,机构欠配压力仍大,利率债收益率出现大幅向上调整的拐点可能仍未出现。
“在债券供给方面,市场化发行方式可能对债券市场的流动性造成较大扰动,而定向发行方式对市场的影响较为有限。此外,目前国内基本面情况仍对债市形成支撑。”司马义买买提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