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性为王
对于后市投资逻辑,陈家琳表示,业绩、估值、资金面将提供相对安全底线,市场中枢下了一个台阶之后将保持“轮动+震荡”格局。而下半年是传统的“估值切换”窗口期。当然,这个窗口期只属于有可持续业绩前景的公司。
关注业绩做投资日趋成为市场“共识”。“上周末复盘了A股,发现从2015年5月至今,上市公司总数增多近千家,有两点值得关注:首先,虽然上市公司数量增多,但A股‘蓄水池’总量(总市值)变化不大;其次,缺乏增量资金的情况下,应遵循价值投资。所谓的好业绩并不是上市公司通过财务手段短期扮靓,而是要做行业龙头,财务健康,经营稳健,产品具有持续竞争力。”富邦证券研究员蒋栋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自去年开始,机构对基本面、业绩的关注度持续提升。不过,今年机构对这些指标的关注有了新变化。上海一位公募基金经理说,今年机构更加关注上市公司净现金流。对一家上市公司来说,有不错的利润,但净现金流较差,机构就不一定喜欢。典型的例子如传媒领域的电影、电视剧公司,这类公司经营模式是先支出成本,经过一年左右账期才能收到资金。在利润表,应收账款可以确认为收入,但现金流量表现较差。“当前机构更喜欢提前收取资金,再销售产品或服务的模式。不少医药、食品饮料行业上市公司的盈利模式就是如此。”上述公募基金经理说。
除投资标准更注重“硬指标”外,在投资方向上,机构也有自己的思考。泰旸资产投资总监刘天君认为,下半年看好业绩稳定增长、现金流充沛、竞争优势突出的超级蓝筹股,同时积极布局行业格局较好的优质成长股,重点配置品牌消费品、生物医药、互联网等成长性行业的龙头公司。
朱雀投资有关人士表示,市场后续价值股和成长股都将存在结构性机会。具体操作上,新能源、现代农业、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消费升级与新零售、金融、TMT等都是长期看好的领域。
选标的首先要选好赛道,在蒋栋看来,要选择中长期业绩增速稳定的行业,例如医药,虽然整体行业增速趋缓,但10%以上的增速强于GDP增速,而且医药行业内部产生分化,中药注射剂行业受压制,其释放出的市场空间必会让给创新药,由此创新药将表现出比行业更高的业绩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