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长租公寓市场 VC/PE如何投资布局?
多种模式探索盈利可能性
面临市场上诸多长租公寓间的房源竞争问题,卫哲表示,蓝领公寓和白领公寓的选址条件有所不同,不会有过多的竞争。有些白领公寓遇到经营困难也开始想做蓝领公寓,但卫哲认为,蓝领公寓对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更高,白领公寓想转型做也没那么简单。比如蓝领公寓一个房间可能住4-6个人,管理上需严禁吸烟。很多人进进出出,更需要做好安全消防工作。
“各大运营方比拼的核心还是两点,一是通过充足的资金和资源优势,拿到更多房源。二是团队的运营管理能力,当管理规模达到数万间、数十万间房时,管理体系能够支撑业务体量,同时把空置率降下去。”上述一线机构投资人说。
他认为,虽然有观点认为各家运营方为抢房源而抬高价格,可能间接导致房租的上涨。但抢房源是小规模的现象,不会是常态化操作。毕竟一线城市终端房租市场继续上涨的空间,也很有限。
对于长租公寓是否真正能够实现盈利,各方仍持不同看法。潘石屹近期曾表示,长租公寓回报率低,考虑资金成本很难赚钱。上述投资人对此表示,从地产开发商角度来说,国内的地价成本太高,作为开发商建楼盘不卖而自持去租,由于国内租售比不高,大概率会亏钱。
“但国内长租公寓的主体不是开发商自持公寓,而是像链家的自如、我爱我家的相寓这样的品牌,”他说。假设用8000元收一套房,把三间房改造成四间,以10000元的价格租出去,一年可以赚2.4万元。如果投入成本是四五万,那么两三年就能够收回成本。所以对主流公寓来说,赚取租金差的财务模型是成立的。
第二,运营方可以参照美国市场,将物业自持证券化做房地产reits,证券化之后更容易实现盈利。但现在限于国内政策环境,reits模式仍在摸索之中。去年10月,“新派公寓权益型房托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在深交所正式获批,系国内首单长租公寓资产类REITs产品,也是国内首单权益型公寓类REITs。
据了解,新派公寓与其投资机构赛富投资基金联合发起的赛富不动产基金,于2013年收购了位于北京国贸核心区域的七十年住宅产权物业,然后对其进行全面改造成品牌公寓长期持有并运营,期间实现了租金坪效和资产价值的增长。
另外,有些自持公寓可以赚资产增值的溢价。像自如这种有约50万规模的房源、上百万用户的运营方,做社群、线上APP,也有故事可讲。
华平曾投资魔方公寓、盛煦地产,同时也是自如的主要投资方之一。“这个经济模型在成熟市场已经完全得到验证。”华平合伙人、中国高科技组投资负责人丁毅在今年1月自如公布A轮融资时曾透露,公司在北京市场已经实现盈利。
在退出渠道的选择上,前述一线机构投资人表示,一方面,长租公寓做到几十万间房源的体量,可以在港股、美股上市。虽然可能还未实现盈利,但国外也认可这种模式。另外,拿房源有区域化的特点,当头部玩家发展到一定阶段再继续扩规模会选择并购,所以并购退出是更大概率的事件。(编辑 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