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创新联合平台持续发力 夯实长三角产业向新基础

杨洁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6月16日,生物医药未来产业(长三角)创新联合体在江苏南通宣布成立;6月18日,在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前沿论坛上,长三角人形机器人联盟正式成立。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提出并实施以来,创新资源不断汇聚,创新合力不断增强,创新生态不断优化。截至今年6月初,长三角产业链联盟数量达到19个;面向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领域,首批设立了12个长三角创新联合体。

  从单打独斗到握指成拳,长三角的企业及研究机构各扬所长从“相加”走向“相融”。目前,长三角地区已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产业集群。数据显示,长三角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分别占全国的3/5、1/3、1/3。

  搭建创新合作平台

  据了解,生物医药未来产业(长三角)创新联合体将围绕小核酸等新药研发、外泌体与细胞治疗,人工智能、脑机接口与医疗智能制造,器官芯片、类器官构建与再生医学,生物合成与生物制造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建设若干个产业孵化平台与共性技术平台,形成以获批上市为导向的投资、融资发展模式,助力长三角地区生物医药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生物医药未来产业(长三角)创新联合体主要发起人顾晓松表示,创新联合体将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院所与大学等战略科技力量的创新引领作用,助力长三角地区逐步建成世界一流的生物医药产业研发中心、世界一流的生物医药创新人才集聚与学术交流高地、世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与引领的重要策源基地,更深层次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融合发展。

  人形机器人是未来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近日,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新园区内举办的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前沿论坛上,长三角人形机器人联盟宣布成立,同时中国科大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中国科大人形机器人研究院揭牌。安徽省省长王清宪在出席该活动时表示,希望依托这些平台,共同绘就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千姿百态的生动画卷。

  充分发挥前沿领域创新联合体或产业联盟的推进作用,长三角已积累鲜明的产业基础。作为我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集聚区,长三角机器人产能占全国一半以上。例如,在上海新时达机器人有限公司智能工厂,每12分钟就能下线一台“全长三角造”机器人:轴承来自温州、伺服电机来自衢州、谐波减速机来自苏州……跨区域一体化协作攻关,助力企业破解技术难题,提升制造工艺。据了解,该公司联合上下游12家企业,更高效率、更低成本的“全长三角造”机器人已下线4700多台。

  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长三角在创新要素集聚发展方面跑出“加速度”,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强力带动以及前瞻性谋划布局。

  在今年6月初召开的第六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上,面向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12个重点产业领域,首批长三角创新联合体宣布成立,未来有望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澎湃动能。

  其中,科大讯飞在多模态大模型领域牵头,将积聚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等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资源,开展机理研究、知识融合、模型评测等任务。

  此外,储能及安全产业链联盟、绿色低碳产业链联盟、汽车后市场产销合作产业链联盟、新能源产业链联盟和MEMS与传感器产业创新联盟进行授牌。由此,长三角产业链联盟数量达到19个。

  长三角企业家联盟轮值秘书长蔡晓春介绍,产业链联盟以龙头企业的实力和影响力,带动上下游企业和相关单位共同发展。如长三角智慧城市与全程能效产业链联盟由行业领军企业正泰集团牵头发起,已吸纳产业链相关成员单位约40家。

  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说:“不是抱团取暖,而是抱团发展”。根据《长三角产业链联盟发展报告》,产业链联盟在推动要素集聚、链条整合、优势互补等方面功不可没。

  专家认为,无论是创新联合体还是产业链联盟,在完成国家重大科技攻关任务中都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作用,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效率为导向的新型产学研一体化机制,实现跨区域创新资源整合以及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机制支撑。

  下一步长三角产业链联盟将针对现存的薄弱环节,在激发创新活力、加强协同动力、挖掘融合潜力、凝聚整体合力等方面持续推进,争取更大成效。

  以通用人工智能产业为例,长三角企业家联盟联席主席、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认为:“长三角企业要勇担使命,坚持源头核心技术创新,在通用人工智能领域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合作,打造中国坚实的大模型算力底座。”

  让创新要素畅通流动

  今年6月,《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2024》发布。报告显示,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从2011年的100分增长至2023年的267.57分。2018年以来,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年均增幅达9.26%,长三角协同创新引领示范作用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迈向新阶段。

  为提升原始创新能力,近日,长三角三省一市科技部门签署关于加强基础研究合作的框架协议,将开展交叉学科协作研究,建立长三角基础研究联合基金。

  打破资金支持科技创新的地域局限,不断丰富科创共同体建设,让创新资源在长三角区域畅通流动。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刘庆认为,这是长三角创新协同发展的重要经验。

  科技创新协同推进“一盘棋”,长三角三省一市找准自身定位,实现更好“落子”。“比如生物医药行业,可以创新在张江,生产在苏州。”刘庆认为,上海要加大发挥创新策源引领作用,而苏州等地可以发挥“车间”的作用。

  面向未来,长三角将由“世界工厂”迈向“世界级产业高地”。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迈入新阶段的背景下,刘庆表示,上海要在长三角一体化中发挥龙头作用,打造世界研发中心,并在尊重市场规律的情况下,把创新成果有序向长三角其他区域转移。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