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央企私募债转股首单花落中国铁物 计划明年借壳上市 标的或来自中国诚通

王雪青上海证券报

  12月25日,中国铁路物资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铁物”)债转股协议签约仪式在京举行。据悉,中国铁物的债务重组共分三个阶段:债务重组、资产重组和重组上市。本次债转股中,以中国长城资产为主的7家投资机构,拟受让中国铁物持有的中铁物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即债转股主体,下称“中铁物晟”)66%股权,涉及投资金额70.5亿元。未来,中铁物晟将择机启动重组上市工作。

  此次债务重组不仅是继中钢集团后第二起央企债务重组,更是首例央企私募债重组。中国铁物党委书记、董事长马正武表示:“下一步,中国铁物将在履行好债务重组和债转股协议的基础上,加快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与盈利能力,争取明年年底实现优质业务资产重组上市。”

  上证报记者注意到,中国铁物曾在2012年申请IPO,后在2014年撤单,本次为了快速上市,将选择借壳的方式。那么,借壳标的会是谁?种种迹象表明,很可能是来自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诚通”)旗下的上市公司。

  首例央企私募债重组

  中国铁物此次债务重组源自两年多前暴发的债务危机,而债务危机要从六年前说起。

  中国铁物是经国务院国资委批准,由中国铁路物资(集团)总公司核心资产组建的股份有限公司。

  2012年上半年,部分钢材贸易企业出现不能及时履行合同甚至信用违约的情况,相关风险由钢铁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逐渐蔓延至多个相关行业,中国铁物的大宗商品贸易业务受到较大冲击,致其应收预付账款及存货出现重大损失,固化和沉淀资金达200亿元,给其生产经营带来沉重负担。

  截至2015年12月31日,中国铁物总资产451.38亿元,总负债549.87亿元,净资产为-98.5亿元,已严重资不抵债,当年,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76.7亿元,净利润-36.12亿元。2016年4月11日,中国铁物发布公告称,申请9期共168亿元债务融资工具暂停交易,这标志着中国铁物债务危机正式暴发。

  同年4月29日,国资委决定由中国诚通对中国铁物实施托管。中国诚通董事长、党委书记马正武兼任中国铁物总经理、党委书记,后又担任中国铁物董事长。

  “三步走”剑指借壳上市

  2016年12月15日,中国长城资产与中国铁物、中国诚通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全面参与中国铁物债务重组工作,主要包括债务重组、资产重组和重组上市三个阶段。此次债转股协议签署前,中国铁物有息债务余额超过200亿元,2018年末、2019年初共需偿还私募债券85亿元,尚有较大偿债资金缺口。

  为帮助中国铁物解决偿债压力,中国长城资产对2016年底出资收购的17.6亿元中国铁物私募债券进行了债转股安排。因本次债转股投资机构与债券持有人不完全一致,不能直接实施债转股。因此,中国长城资产协助中国铁物设计了“发股还债”的债转股模式,获得资金再专项用于清偿中国长城资产等私募债券持有人的出资,最终实现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

  根据债转股协议安排,实施债转股的主体是中铁物晟。中国铁物与7家投资机构达成了债转股协议,转让其持有的中铁物晟66%股权,债转股金额共计70.5亿元。具体投资机构及转股金额是:芜湖长茂投资30亿元(中国长城资产与中国诚通、中国铁物搭建的基金,其中中国长城资产出资20亿元),国调基金20亿元,工银投资10亿元,农银投资5亿元,民生银行3亿元,招商银行2亿元,伊敦基金0.5亿元。

  中国铁物相关负责人表示,据测算,中国铁物在偿还全部私募债后,其整体债务规模降低其可承受的合理水平。预计2018年营业收入630亿元,利润总额12.5亿元,2018年末资产总额550亿元,资产负债率较前大幅下降。至此,历时两年的中国铁物私募债券兑付工作宣告完成。

  中国诚通旗下多个平台备选

  中国铁物负责人还表示,拟将中国铁物全部核心资产注入此次债转股主体——中铁物晟。未来,中国铁物将择机启动中铁物晟的重组上市工作,并将此次债转股的股份置换为上市公司股票。

  根据前期协议,在重组上市阶段,中国长城资产将协助中国铁物做好资本运作规划,推进重组上市方案,并围绕铁路运维服务、铁路高端装备、高端物流服务及平台建设等业务模块,为中国铁物打造成中国一流的铁路运维服务商提供全周期、全产业链的综合金融服务,助力中国铁物做优做强做大。

  有分析人士认为,中国诚通作为中国铁物的托管单位,又是国资委确定的首家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试点企业,资本运作是其应有之意,诚通旗下拥有多个上市公司平台,很可能将成为中铁物晟的借壳标的。

  目前,中国诚通旗下的A股上市公司包括:中储股份、冠豪高新、岳阳林纸、美利云、华贸物流。记者注意到,从业务分布来说,冠豪高新、岳阳林纸、美利云都属于造纸业,岳阳林纸在纸业之外还有生态景观业务双核发展;而冠豪高新和美利云的市值较小,都是45亿元。业绩方面,冠豪高新2017年净利润同比减半,其余“同门”公司2017年净利润都是上升状态。

  那么,谁会成为最终的借壳标的?值得持续关注。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