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防御属性高 外资机构频频扫货保险股

黄一灵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随着中国太保保费数据出炉,A股五大险企2021年保费成绩单均已披露。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太保、新华保险5家险企合计实现保费收入24875.23亿元,同比增长0.03%。

  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进入2022年,外资机构频频扫货保险股。业内人士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渐趋弱化,预计消费增速将加快回升,保险需求也将逐步回暖,当前保险股具有较高的防御属性。

  寿险业务增幅平稳

  总保费方面,中国平安仍坐头把交椅,2021年共实现保费收入7603.33亿元,中国人寿(6200亿元)和中国人保(5810.47亿元)亦突破5000亿元大关,排名第二和第三。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2021年保费收入分别为3626.73亿元和1634.7亿元。若按照同比增幅计算,除中国平安外,其余四家险企均保持正增长,其中中国人保以3.67%的同比增幅领跑,排名第二的是新华保险,同比增2.48%。

  寿险是保险公司的第一大业务。2021年,五大上市险企寿险业务中除平安人寿外,其余四家均有所增长。其中,新华保险、中国人寿、人保寿险、太保人寿2021年寿险保费增幅分别为2.5%、1.2%、0.7%、0.6%。

  展望今年一季度,海通证券分析师孙婷表示,2022年“开门红”普遍延后,高基数下一季度寿险新单或仍面临负增长态势。目前来看2022年“开门红”主打产品仍以收益率较高的储蓄型产品为主。险企也进一步提高投保年龄上限,延长投保年龄。预计在2021年高基数基础上,各险企2022年“开门红”增速面临压力,3月后由于上年同期基数将有显著下降,预计保费增速或迎来一定程度改善。天风证券研报指出,保险需求的长期空间,依然看好负债端的数据拐点预期将发生在2022年3月。

  车险保费收入回暖

  车险综改一年多时间后,头部险企的车险保费收入终于呈现回暖趋势。

  数据显示,人保财险2021年车险业务保费收入为2552.75亿元,同比下降3.9%;平安产险车险业务保费收入为1888.38亿元,同比下降3.7%;太保产险车险业务收入为918亿元,同比下降4%。

  虽然2021年全年数据仍呈现同比下滑态势,但单看2021年12月以及四季度数据,头部险企车险保费收入已企稳。人保财险2021年12月车险保费单月同比增10.3%;平安产险、太保产险2021年四季度车险保费收入分别同比增8.7%、8.3%。

  孙婷表示,车险保费已经回到正增长道路上。一方面,车险综改已经满一年,车均保费下降趋势逐步企稳。另一方面,车险综改后导致可比基数下降,未来车险保费预计迎来趋势性上行。东方证券研报指出,车险增长的确定性趋势已经夯实,未来有望迎来规模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头部险企健康险业务也发展迅猛。从已披露数据来看,两家健康险专业公司保费收入增速仍然保持高增长。其中,人保健康2021年实现保费收入358.16亿元,同比增长11.03%;平安健康险实现保费收入112.33亿元,同比增长22.34%。此外,在港交所上市的险企众安保险日前亦披露公告称,2021年原保费收入203.6亿元,同比增长22%,该公司健康险保费收入占比较高。

  北向资金频频买入

  1月20日,保险股全线走强。截至收盘,Wind保险指数涨幅达3.27%,其中新华保险收涨4.51%、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涨幅也超3%。

  进入2022年,除中国人寿外,其余4家险企股价均有所企稳回升。中国平安、中国太保累计涨幅超5%,新华保险为4.24%、中国人保为1.91%。回顾2021年全年,A股五大险企股价表现不尽如人意,累计跌幅均达两位数。

  保险股迎来开门红背后,外资机构“功不可没”。进入2022年,外资频频“扫货”保险股。

  Wind数据显示,截至1月19日,外资对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国人保、中国人寿、新华保险的持股量较2021年12月31日收盘时的持股量分别增长2.72%、4.03%、21.17%、5.46%、7.41%。

  值得一提的是,北向资金于1月20日大幅净买入A股125.76亿元,刷新去年12月9日以来的新高。其中,中国平安获净买入13.53亿元。机构人士认为,当前保险板块估值和预期均在历史低位,具有防御属性。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