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AI创新为消费电子“添翼” 产业链公司加码布局

李雯珊 见习记者 刘晓一 证券日报

  近日,消费电子热点频出。据国际数据公司IDC最新发布的《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为3367万台,同比增长36.2%,伴随销量增长,市场出货节奏明显加快。

  在WWDC2024上,苹果推出了首个适用于iPhone、iPad和Mac的个人智能系统AppleIntelligence。此外,华为开发者大会将于6月21日至6月23日举办,届时HarmonyOSNEXT、盘古大模型5.0等科技成果将在大会揭晓。

  二级市场上,6月18日,消费电子概念继上一交易日继续震荡走强,万祥科技11.82%领涨,致尚科技、超频三、立讯精密等跟涨。

  “在AI赋能下,消费电子行业前景广阔。”中国电子商务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郭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先,AI技术的引入将推动消费电子产品的功能升级和性能提升,如更智能的语音助手、更精准的健康监测、更强大的图像处理能力等,这都将刺激销量的增长,推动行业持续回暖。其次,AI技术的应用也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发展,包括芯片制造、软件开发、云服务等,为相关公司带来新增长点。

  AI赋能终端花样出新

  招商电子鄢凡团队提出,随着终端品牌、芯片、软件应用等产业链龙头在AI技术上的共同投入,PC/手机/机器人/XR/可穿戴/智能汽车/智能家居等终端有望迎来AI创新浪潮,近期AI端侧创新加速落地,把握AI端侧持续创新带来的投资机遇。

  2024年,AI手机新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除苹果外、三星、华为、荣耀、vivo、OPPO、小米、魅族等企业纷纷布局AI手机,将AI大模型嵌入到手机操作系统中,以实现多模态人机交互。

  据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预计,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总量中,预计约5%会搭载端侧AI运算能力。IDC认为,2024年全球新一代AI手机出货量将达1.7亿部,占智能手机整体出货量的15%。中国市场AI手机份额也将迅速增长,到2027年占比将超过50%。

  除了手机、PC,可穿戴设备也是AI加速融入个人生活的重要媒介。

  众多厂商已计划在穿戴设备中集成生成式AI,如苹果AirPods研发项目引发关注,有望新增摄像头,或为强化AI功能;三星也于近日宣布,即将推出的OneUI6Watch系统将集成GalaxyAI功能。

  除了功能的优化,AI也在重塑着智能终端的新形态。此前,由前苹果设计师创立的美国科技公司Humane正式发布可穿戴设备和软件平台AiPin。AiPin舍弃了屏幕,用户可以通过“激光墨水显示”在手掌上投影,进而通过手势交互。此外,Wemo可穿戴备忘录带、LimitlessPendant可穿戴AI吊坠等新型穿戴设备也层出不穷。

  国海证券表示,近年来,AI在各类消费电子终端上的快速落地,将加快创新节奏,新功能、新玩法、新应用等将快速涌现,进而刺激消费者换新意愿,产业链软硬件的升级迭代,叠加换机周期,有望驱动消费电子行业从2023年三季度以来的弱复苏转向新的成长周期。

  产业链公司加码布局

  消费电子产业链公司也纷纷将AI作为战略布局的“重头戏”。

  “公司紧跟消费电子行业发展趋势,不仅是三星首款AI手机S24系列机型外观结构件的供应商,也是苹果首款MR产品VisionPro外观结构件的重要供应商。”长盈精密相关人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公司在AI手机、AIPC等换代产品项目上服务好大客户的同时,也将继续在XR、人形机器人等新的终端产品上发挥自身精密制造的优势,为客户提供满足需求的精密零组件产品。

  恒玄科技也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智能可穿戴主控芯片已广泛应用于TWS耳机、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终端产品。其推出的新一代智能可穿戴芯片BES2800与上一代相比,显著提升了音频、心率、血氧等算法的运行速度,并降低功耗。同时,先进工艺可让芯片在相同尺寸上可集成更大内存,以支持更大模型的AI语音算法和传感器检测算法。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