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科技大讲堂在苏州举行

黄一灵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记者 黄一灵)近日,由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以下简称“高金”)与苏州科技商学院联合举办的“科技大讲堂”在苏州举办。本次活动以“新技术新产融 助力新质生产力”为主题,旨在促进科技创新和金融领域的深度融合,助推新质生产力的高质量发展。

高金教授蒋展就当下新质生产力和金融强国时代大背景下的IPO、企业融资供需以及并购市场的挑战和机遇进行了解读。她向与会者分析监管政策背后的逻辑,一是提高供给侧质量,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提振大盘整体市值;二是支持硬科技企业,优化科技企业的上市融资环境,推进科技企业的并购重组。并购作为应对当下资本市场环境的选择之一,可以成为企业成长和应对短期挑战的工具。企业通过借助资本力量,再结合自身的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协同发展,从而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她认为,面对这些变化,企业需要重新审视自身发展路径,构建差异化策略,如技术创新、业务模式调整、资本发展多元化以及充分利用外部生态资源等。在科创大时代,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和高校需携手合作,共同推动科技、产业和金融的融合发展,以应对挑战,把握机遇。

在圆桌对话环节,与会嘉宾表示,科技创新是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驱动力,而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血脉,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作用不容小觑。要实现“科+创+金融”的深度融合,需构建一个开放协同的生态系统,其中政府应发挥引导作用,同时强化市场机制,让资本更精准地流向具有高成长潜力的科技企业,形成创新与资本的良性循环。

针对金融机构如何更好地服务科技创新,各方嘉宾认为,金融机构应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以满足科技型企业不同阶段的融资需求。此外,要加强金融科技的应用,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风险评估和信贷审批效率,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覆盖面。而建立长期视角,陪伴企业成长,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也是金融机构未来发力的关键方向。对于科创企业而言,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做出明智的融资决策同样重要。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阶段和市场需求,灵活选择融资渠道,既包括传统的银行贷款、股权融资,也应积极探索债券发行等多种方式。更为重要的是,企业应保持对行业发展趋势的敏锐洞察,合理规划融资节奏,为长远发展蓄力。

据悉,高金与苏州科技商学院还将联手推出高级科创人才研修班第六期课程,以推动企业和产业加速成长,为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蓄势赋能。高金执行院长、会计学教授程仕军表示,在技术加速演进的当下,高金正处在三期建设的关键阶段,聚焦于科创金融、数字金融、与可持续金融三大领域,致力于为服务金融强国战略贡献力量。而苏州科技商学院在培育兼具科技知识与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方面与高金的育人理念高度一致。双方期望通过深化合作,在培养科创金融创新人才、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