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郑州商品交易所30周年:与实体经济共成长 市场功能有效发挥

王超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记者 王超)从1990年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成立至今,郑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郑商所”)已走过30年历程。从最初的现货交易到远期交易,再到1993年推出期货交易;从开业的5个农产品,到目前品种涉及粮、棉、油、糖、果和能源、化工、纺织、冶金、建材等国民经济多个领域;从开业当天成交927手,到今年6月的日均超过600万手;从中国实行市场经济的“报春鸟”,到现在成为有全球影响力的衍生品市场。郑商所30年间不忘初心使命,助力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功能作用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成效显著。

  抗“疫”贡献“期货力量”

  今年以来,由于疫情的影响,各行各业的生产经营遭受了一轮严峻考验,郑商所在助力企业渡过难关的过程中,运用期货特有的功能为实体经济保驾护航。

  “套期保值和规避风险是期货市场基础功能之一,越是现货市场波动剧烈的时期,功能发挥也往往越充分。”业内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以今年为例,受疫情等多种因素影响,产业链运转不畅,大宗商品市场剧烈波动,实体企业现货流通不畅,经营风险陡然增大。在此背景下,交易所保持正常开市、市场平稳运行的状态,为相关商品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经营发挥了独特作用,贡献了“期货力量”。同时,实体企业积极参与期货市场管理风险,市场总体成交、新开户数、法人客户成交持仓量占比等指标都有较大提升。

  除了为企业提供风险管理工具外,郑商所还在缓解企业生产流通等方面提供了帮助。据郑商所相关人士介绍,商品期货实物交割是确保期现价格收敛的保证,顺畅的交割流程也为实体企业提供了额外的购销渠道。在现货市场因各种原因流通不畅的情况下,期货市场补充购销渠道的作用更为突出。以动力煤为例,动力煤是国内实物交割量最大的期货品种,历次主力合约均发生交割。截至2020年6月,累计交割27次,参与企业105家,交割量合计1381.5万吨。

  据了解,疫情期间,浙能集团旗下浙能富兴燃料公司利用动力煤期货买入套保,建立虚拟库存,在锁定用煤成本的同时,动态配合现货库存变化,择机交割填补现货供应缺口,及时补充了库存,缓解了保供压力。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在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方面,郑商所的棉花期货表现突出。2019年底以来,棉花注册仓单量折合棉花在100万吨上下,居市场首位。今年疫情期间,上海纺投贸易公司利用期货市场标准仓单交易,与相关银行对接,开展买断式回购业务,以3.915%的较低利率获得融资款,获得流动资金超过7亿元,有效保障了疫情期间企业的流动资金需求。

  肩负市场化改革重任

  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实体企业再次看到了期货市场的功能和作用。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向记者讲起郑商所的发展历程。1990年,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成立,新中国期货市场发展迈出实质性的第一步,由现货起步、引入期货机制,旗帜鲜明地传递了中国市场化改革的信号。1993年,改革提速之后,在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的基础上,郑州商品交易所挂牌,并正式推出期货交易。

  “1995年,也是郑商所成立的第5个年头,在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探索出新中国第一部既符合国际期货一般原则,又符合中国国情,具有创新意义的期货交易规则,为中国期货市场整体规范发展提供了制度模板。”上述业内资深人士表示,目前国内期货市场所有的交易规则和主要制度规定都来源于此。同时,在市场文化建设和配套上,郑商所还推动出台了第一步地方性期货法规——《河南省期货市场管理条例》,推动创办了最早的期货行业专业报纸《期货导报》(今《期货日报》)。

  2019年,红枣期货在郑商所上市交易。多年以来,红枣现货市场缺乏权威价格,在红枣期货上市后,郑商所联合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开展了红枣现货价格的监测,并于2019年11月27日正式在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官网发布,完善了市场价格体系。

  与之类似的还有甲醇市场。国内传统主流汽运方式运输半径通常在500公里,在“自北向南,自西向东”的流通格局下,供需结构不平衡问题长期存在。甲醇期货上市后,通过合理实物交割制度设计,彻底解决买方违约风险,以“汽船联运”模式将我国甲醇运输范围拓展至2000公里以上,成功打通了“内蒙-环渤海-华东-华南”运输线路,进一步促进了区域间供需平衡,推动全国统一市场形成。

  2004年上市的棉花期货是国内期货市场清理整顿以来上市的第一个新品种。至此,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期货市场进入了规范发展的新阶段。此后,郑商所面向国家需要和市场需求,不断创新拓展服务广度和深度。截至今年,郑商所共上市交易21个期货品种和6个期权品种,工具数量国内最多,覆盖了粮、棉、油、糖、果和能源、化工、纺织、冶金、建材等多个国民经济重要领域。其中,PTA、甲醇、玻璃、硅铁、锰硅、纯碱等6个品种为全球首创,主要品种期现货价格相关性良好,“郑州价格”的市场影响力持续提升,有力带动大宗商品市场的现代化发展,助力我国多层次市场体系建设。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