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阿里巴巴副总裁刘伟光:新基建加速金融业数字化变革

李刚 焦源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阿里巴巴副总裁刘伟光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新基建并非单纯着眼于以投资拉动经济发展,还可以侧重连接供需两端,注重发掘消费升级带来的巨大市场潜力,推动技术创新。新基建将加速金融行业的数字化变革,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不是信息系统建设,而是组织的全面转型。在实践中,各金融机构因其业务规模、战略目标及科技实力不同,数字化转型的路径也不同。

  着眼布局2030年发展

  中国证券报:新基建在产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

  刘伟光:当前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方向是在线化、生态化和智能化。今年的疫情则进一步加快了数字化转型的节奏,远程办公、在线教育、无接触式金融服务、在线医疗、在线政务服务等发展大大加速。无论是融通各方数据进行疫情监测和态势研判,还是广大中小微企业依托各类平台拓展获客渠道、整合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实现组织在线管理,可以看到,政府精准管理和企业高效运营都需要技术能力和数据资源,像需要水、电能源一样,“呼”之即“来”,“来”之能“用”。此类由技术和数据构建的数字基础设施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相对于传统基建,新基建并非单纯着眼于以投资拉动经济发展,而是侧重连接供需两端,注重发掘消费升级带来的巨大市场潜力,推动技术创新,着眼于布局2030年的发展格局;从内容来说,新基建是硬件基础设施和平台化软件能力的充分融合;从内容和参与主体来说,新基建具有平台化的典型特点,将融入更广泛的行业领域,推动各行业的数字化进程,并鼓励更多市场机构参与,进行技术和业务模式创新,结合各领域的运行构建多层次相互支撑的技术体系。新基建从多个层面为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由新技术和新架构武装起来的强大底座,是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器”。

  中国证券报:新基建将带来哪些新的改变或影响?

  刘伟光:新基建将推动产业边界、格局和方向发生一系列变化,一是边界模糊:信息技术产业融入各产业,产业之间及产业链上下游的机构间融合度加深;二是格局分化:产业链的核心机构将成为信息汇聚和技术服务的主体,具有面向同业机构和上下游机构提供信息服务和具有行业特色的技术服务能力,中小机构则可以依托大机构的平台服务,专注于细分业务领域的创新,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三是发展方向具有更多不确定性:数据要素成为与资本、土地、劳动等并列的生产要素,数据融合和交换产生的价值将为各产业带来更多可能性。

  在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方面,数字新基建将为各产业机构提供便捷、弹性的服务,帮助各产业机构实现业务在线运营和组织在线管理;同时,可以降低信息化成本,缩短建设周期,做好安全保障,屏蔽底层技术细节,能够更专注于产业本身的运行。当然,对于新基建的观察和理解,社会各界都还在逐步深化和迭代的过程中。

  孵化金融服务新模式

  中国证券报:金融业是数字化转型的先头部队,新基建对金融领域将带来什么影响?会有哪些新的机遇?

  刘伟光:新基建将加速金融行业的数字化变革。一是金融科技对业务的全面赋能。随着一系列数据智能,区块链,生物识别等Fintech技术的发展及分布式技术架构等技术的发展演进,科技与业务的结合越来越紧密,数据驱动型的业务会层出不穷,很多传统业务也将被逐渐重塑,云和Fintech的相互结合能够给业务带来能力和模式的双重改变,并能有效降低金融机构的合规运营成本。各个领域的金融机构都将大踏步拥抱云计算和Fintech的技术。从云计算发展的角度看,混合云模式将有利于形成集约化、精细化、专业化管理的规模优势,并能充分支撑好未来线上和线下结合的金融业务发展趋势。

  二是万物互联激发创新活力。5G+IOT(物联网)等技术的成熟度提高将让金融业务和传统产业的连接更加紧密,围绕产业办金融服务将更加平滑和通畅,同时能让传统金融场景有足够的创新空间。新的IOT技术和生物识别技术的结合运用,会对金融的网点数字化转型起到巨大助力作用,通过新的数据安全和数据隐私保护等技术的结合,金融服务能力将更广泛、便利前置到生产生活等交易场景。多方安全计算促进数据资产的价值红利,让更多机构之间的协同合作变得完全数字化和快捷化,而且衍生出今天不存在的业务形态,催生更丰富的业务和产品创新。

  三是数据处理能力的增强将提升风控和监管能力。数据治理体系将进一步完善,整合金融机构的全量数据为业务提供准确的支撑,数据实时计算和AI建模能力需要提升,不但为各类业务提供有效的风控和营销支撑,同时为跨业态、跨市场的数据穿透式分析提供了技术支撑,金融机构的风控合规和监管机构的科技监管将以更为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形式呈现。

  四是新基建孵化金融服务新模式。5G的信息高速,催生远程视频服务、AR、VR等沉浸式技术提供新型场景化服务体验,创新银行与客户的交互模式,创造全新客户体验;IOT产生丰富而真实的数据,打通了数据溯源的最后一公里,结合区块链实现跨节点的无损传递和智能合约,实现资金流、信息流、实体流、商流的“四合一”,让生产经营数据全流程可视化、可控化。产品改进、营销、运营监控、商业决策通过更精准的数据,让决策变得更有效。数字信用让风险管理更全面、智能、高效和精准,让金融服务更便捷普惠和无摩擦。

  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路径各异

  中国证券报:大型金融机构和中小型金融机构在实践数字化转型路径和能力方面存在哪些差异?

  刘伟光: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不是信息系统建设,而是组织的全面转型,需要结合业务发展战略,建立起数字化转型的顶层规划,融入数字化管理理念和组织文化,配套数字化的管理和决策流程,打造出一支专业化人才队伍。在实践中,各金融机构因其业务规模、战略目标及科技实力不同,数字化转型的路径也不同。

  大中型金融机构,寻求科技创新引领数字生态建设。大型金融机构,本身具有较大的客户基础与市场规模,信息系统规模大,科技实力雄厚,技术储备多,应用场景丰富;其转型的战略目标多为以技术引领构建智慧化、平台化、生态化体系。以大型商业银行为例,数字化转型常伴随组织架构的调整,各大银行陆续设立了数据管理的专业部门,逐步完善数据资产管理和数据分析利用的流程;优化科技体制,设立市场化运行的金融科技公司,突出技术研发和应用的自主性,全面升级IT规划,通过数据中台、智能网点、智能营销、数据风控、组织在线等不断提升服务效能。同时,搭建平台为中小机构和政府机构提供多层次技术服务,开展政务与金融数据的综合利用。证券行业,各大交易所的数字化程度也比较领先,并已着手构建行业云,为行业机构提供多层次云服务,帮助中小机构有效控制IT成本。

  中型金融机构包袱轻、转身快、能够充分融合内外部的科技力量打造双模IT管理模式。兼顾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和满足监管要求,为推动产品服务创新,一些券商机构已经建立全新的互联网业务能力,包括全新的移动前台、融合产品中台、资产中台、客户中台等业务中台,依托分布式技术,快速响应产品和服务创新对技术和数据能力的需求。

  小型金融机构,以商业模式实现差异化竞争。小型金融机构面临大中型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等多层挤压,既要满足地方政府和企业的金融需求支撑地方的建设与发展,又要满足地方零售业务的个性化服务要求,比如进行本地化城市缴费、支付、社保、公积金等特色服务。因此,小型金融机构逐步开展局部转型,比如以精准营销拓展获客渠道、打造精品和差异化服务,以AI等新技术实现高效风控,运营好存量客户防止流失。有些机构会通过构筑行业联盟与各类外部渠道开展合作业务。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