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新三板广安生物拟摘牌 回购方案引投资者不满

吴志证券时报

  经过2016年至2017年上半年的高速增长后,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新三板新增挂牌企业数量明显减少。与此同时,摘牌的企业越来越多,新三板挂牌数量开始负增长。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今年以来,摘牌的新三板企业数量就达234家。摘牌时如何保障异议股东的权益,成为一个逐渐凸显的问题。

  短信通知拟申请摘牌

  3月14日,新三板投资者李业林向记者发来消息称,包括他在内的不少广安生物(831503)投资者,收到公司发来的短信。短信称公司拟申请在新三板终止挂牌,请投资者决定持有的广安生物股份的存留与出售。李业林向记者出示的截图显示,该短信由一个手机号码发出,落款为“广安生物”,摘牌理由是“公司自身经营需求和更长远发展需要”。

  广安生物主要从事饲料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生猪养殖销售,2014年12月在新三板挂牌。在投资者收到该短信前,广安生物并未发布任何与摘牌有关的公告,这条突如其来的短信,让投资者不知所措。对于投资者手中的股份,该短信中提出了三种解决办法:一是继续持有,二是终止挂牌前通过二级市场交易出售,三是终止挂牌后,由指定账户按前20个交易日均价回购。短信同时要求投资者与公司联系并选择处理方式,如未及时回复则默认选择方式一。事实上,广安生物近期股价出现了明显下跌。交易系统信息显示,自2017年10月以来,广安生物股价跌幅接近50%;自2017年3月以来的跌幅则超过60%。李业林告诉记者,他大约在一年前买入广安生物,成本价接近5元。无论是按照方式二还是方式三处理,他都将面临大幅亏损;由于不清楚公司未来的发展规划,选择方式一继续持有,也不太现实。和李业林类似,很多投资者在收到该短信后认为三种方案都不合理,还有投资者表示,“短信虽然名为‘沟通函’,但已经明确给出三个选项,实为霸王条款。”

  广安生物自2015年5月开始采用做市转让,截至2017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数量达到315户,这在新三板企业中并不算少,其回购方案将牵涉到众多投资者。广安生物董事会秘书廖晖告诉记者,该短信确实为公司所发。“除了股东名册里联系不上的个别情况外,近期一直与在册股东进行沟通,听取股东的建议以及对公司的想法。”廖晖表示,目前公司正在根据股转公司规则以及主办券商的建议,按照正常程序处理相关事项。

  对于广安生物近期的股价表现,廖晖认为,二级市场有高有低,属于正常的行情波动,并对投资者的浮亏表示理解和同情。“新三板目前的处境大家都非常清楚,但是真正的投资者对公司还是比较认可的,看好公司未来的发展,个别投资者有想法也正常,我们还是跟大家保持沟通。”

  此外,廖晖还表示,除了短信中给出的三种股份处理方式外,根据沟通情况,也可能有其他后续安排。

  新三板摘牌回购方式多

  在新三板,广安生物的情况并非个例。东财Choice数据显示,自2017年下半年以来,新三板摘牌企业数量明显增加,今年以来,摘牌的企业已经多达234家。

  由于中小股东往往无法对股东大会产生决定性影响,因此新三板企业在决定摘牌时,中小股东基本无法阻止,此时异议股东的权益如何保障,就成了一个必须关注的问题。目前,股转公司已经针对主动摘牌时,投资者的权益保护作出了一些规定。

  根据股转公司在2016年10月公布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股票终止挂牌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主动申请终止挂牌的挂牌公司,应当在董事会决议和股东大会决议中,对异议股东的保护措施作出相关安排。主办券商应当督促挂牌公司及时披露终止挂牌相关公告,协助挂牌公司对主动终止挂牌时的异议股东,或者对强制终止挂牌时的股东作出妥善安排。

  从实际情况来看,多数拟摘牌企业在回购时,提出了大致的异议股东股份回购方案。其中较为普遍的方式是,按照不低于该异议股东取得公司股份时的成本价格进行回购,具体价格双方再进行协商。由于该方案基本能够保证投资者不亏损,因此通常能被异议股东接受。李业林就告诉记者,若广安生物能以不低于成本价进行回购,自己也能接受。

  稍显“大方”的企业会对异议股东的股份进行加价回购,加价幅度一般在5%~20%之间。如夜光达在拟申请摘牌时提出,拟以取得公司股份时的价格,按照年化收益率5%回购异议股东股份。

  除此之外,拟摘牌企业的其他回购方式还包括:不低于最近一期每股净资产价格回购、固定价格回购、以及双方自主协商确定回购价格等。2018年2月,瑞杰科技拟申请终止挂牌时,就采取了固定回购价格方式。公司实控人王卫红承诺,以6元/股的现金回购异议股东股份,当时瑞杰科技的市场价格约4.5元/股。

  在李业林看来,新三板企业摘牌,应当视同退市,回购则应该按照私有化来处理,在照顾好所有股东利益的情况下才能退市。“不然就成了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市场,没有了证券的严肃性。”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