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长城证券阎红:大数据引领投资者理性投资

基金吧

  2018年值基金行业20周年,天弘基金推出《权益投资散户行为大数据报告》(以下简称:《大数据报告》),作为对基金行业20周年的献礼,向公众提供容易宝用户投资行为分析。从《大数据报告》中,我们看到了货币基金用户的投资升级,也看到了天弘基金公司为基民服务的升级。

  比尔盖茨的OWS让电脑走入百姓家庭,进而融入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电子商务取代传统商业模式:淘宝和京东把商品送到家……都是通过为客户提供便捷的服务,才有了自身的发展和壮大。天弘基金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也源于为基民服务。

  为基民服务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是天弘基金公司近年的快速发展的根源,也是基金业发展的基石。货币基金发展4年多,成为用户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基金业是一个奇迹。

  从《大数据报告》中,我们看到货币基金平台上生长起来的,投资权益类基金的容易宝,拥有了506万客户,其中99.7%的容易宝客户都是货币基金客户。也看了天弘基金秉承为基民服务的初衷,为基民提供了对投资有直接帮助的数据分析。

  本文就其中的两个方面做出点评:一,对报告中提示的如何降低投资成本,交易的时间成本做出总结。二,对报告中揭示的散户投资者的投资误区给出一些建议。

  一、《大数据报告》为投资者节约交易成本提供了良好的建议,总结如下:

  容易宝系列产品赎回费0.05%,相比多数普通指数基金0.5%的赎回费,节约了90%交易成本,尤其对于短期投资的基民而言,收益率影响更为明显。

  快速申购与赎回,节约了基金转化的在途成本。大数据中,以货币基金在周末和节假日转换为例,分析了基金转换的在途成本,并为基民提供了解决方案。

  提示了容易宝系列基金内部转换,为基民节省申购费的同时,还能减少至少一个交易日的在途成本。

  二、给指数型基金投资者的一些建议:

  长投与短炒的选择

  《大数据报告》揭示:过去两年多来,勤快用户成本更高,收益却不高;85.5%的人靠长投成为牛散;大跌的时候买,大涨的时候卖;人数大比拼——短炒派人多势众:长投:80%用户盈利,短炒60%用户盈利等散户投资者特征。

  选择指数型基金的长投与短炒,建议从两个方面考虑:

  一是投资者自身的投资能力。具有短期市场判断能力的投资者,可以勤快些,博取阶段性收益,用交易中获得的超额收益覆盖交易成本。A股市场的股票数量已经超过3000只,黑天鹅事件时有爆发,对于散户来说选股的难度大幅增加。投资组合透明度高,又能规避个股基本面风险的指数型基金,是短期投资者替代选股的良好工具。一般投资者还是建议长期持有,享受长期投资收益。

  二是股票市场本身的风险特征。《大数据报告》揭示:容易宝大部分用户是在2016年1月-8月进场的,送别完四轮股灾,用户在市场平稳后才相继入场。市场连涨恐高,下跌才敢买入。市场连涨恐高,下跌才敢买入等大数据统计,显示了多数容易宝用户的投资行为是理性的。

  中国股市一直以来具有高波动的特征,长期投资者建议从价值投资的角度进行长期投资,切忌在股票市场大幅上涨后追高:如2015年5月创业板指数高位时,市盈率高达130倍,目前41倍,高位入场至今仍将忍受大幅亏损。

  沪深300指数2005年5月发布以来648个交易周的市盈率中值为13.92倍,其中,85个交易周的市盈率低于10倍,383个交易周市盈率低于15倍,537个交易周市盈率低于25倍;目前14.24倍,距离中值不远。

  长期投资也要考虑市场风险,建议在具有投资价值的时点入市。

  指数型基金的选择

  《大数据报告》揭示了:过去两年多来,用户投资天弘容易宝系列中的实际盈利能手——天弘沪深300;短炒搭档:天弘中证电子C;长情的投资告白:天弘创业板A;土豪会把手伸向哪只基金?——天弘中证大宗商品C;人气明星:天弘沪深300;人气行业基金:天弘中证医药100A;天弘中证银行A用户偏好:同时配点债等有趣的投资者行为特征数据。

  建议在选择指数型基金时,先了解其跟踪指数型特征。如风格特征,按照其跟踪指数风格划分为两个维度:投资范围与规模。按照指数的投资范围划分为:综合指数、行业与主题指数:按照指数的规模特征划分为:大盘、中小盘风格指数。再如行业划分,按照指数跟踪行业可划分为:周期性行业、成长性行业。

  对自身的投资目标和能力也要有所了解:有行业选择能力的投资者选择与自身投资目标一致的行业与主题指数型基金;缺乏行业选择能力的投资者,选择综合指数型基金。低风险偏好的投资者选择大盘风格的指数型基金;高风险偏好的投资者选择中小盘风格的基金。有市场风格判断能力的投资者,根据市场风格变化选择指数型基金风格。如2015年,中小盘风格基金表现抢眼。2017年,大盘风格基金涨幅远超中小盘风格基金。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