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融通基金万民远:科创板将改变医药行业估值体系

张焕昀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记者 张焕昀)科创板越来越近。生物医药是科创板青睐的行业之一,目前已经有近30家生物医药公司申报科创板。重视研发投入的医药企业,利润表可能并不好看,甚至会出现亏损,“硬核科技型”医药公司该如何估值? 融通健康产业基金经理万民远认为,随着科创板医药公司的上市,医药行业的估值方法将有所改变。“过去大部分股票都是简单地看PE或PEG,根据业绩增速给PE,比如业绩增速20%那么就给20倍PE,PEG等于1或小于1,这种估值方法关注的是短期1到2年的业绩增速,忽略了研发投入对公司长期成长的影响。”

  目前,国内医药市场上创新药与仿制药的比例是5%:95%,创新药的占比远远低于美国、日本,但是未来占比一定是逐步向上提升的,这是产业变迁的趋势。“未来越来越多的公司重视研发、重视创新药,那么对这些医药公司的估值将会打破传统的办法”。万民远表示,科创板中有些公司净利润很少,甚至会出现亏损。有些刚刚问世的创新药销量很低,与之同时,公司有投入巨量的研发费用。因此,20倍左右的PE定价不再适用于科创板。

  万民远认为,未来创新药的估值将主要看产品线(pipeline)。“从目前A股市场上重视研发的医药公司提升估值开始,根据产品线估值的方法就慢慢地被机构投资者接受,大家用的是现金流折现,也就是DCF模型,这也是逐步与国际接轨的一种趋势。”

  不过,他也表示,产品线估值是弹性的,每个产品销售情况、每个人预估的都不太一样,但会有概况的结论。另外,创新药的估值也要看整体实力,研发投入多大、团队能力强不强、每个产品处于不同阶段,估值也不一样。“比如一期临床的新药可能会给2亿元的估值,到了三期大家会给20亿元,因为一期产品获批的概率只有10%左右,到了三期获批的概率就很高了,所以即使是同一个品种一期跟三期估值差很远。从公司整体而言,需要把在研的品种拉出来,然后到了三期的品种可以预估销售额,然后根据销售额给出3倍或5倍的PS(市销率)。”万民远表示,海外研究机构基本是也是按照这个方法对创新药进行估值的,相对合理。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