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农银汇理总经理许红波:业绩是做大规模的重要因素

农银汇理基金

  专访农银汇理总经理许红波

  中国基金业发展14年来,经历了数轮牛熊转换,曾经无人问津,也曾一基难求,曾经直冲云霄,也曾重重跌倒,凡此种种,这个行业演绎着自己的繁华与落寞。然而,2008年以来的这次寒冬却无比漫长,其中的人们备受煎熬,但是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行业的未来。

  农银汇理成立于2008年3月,时值“立冬”,成立四年来,这家公司在行业的寒冬中艰难播种,从无到有,逐渐做强,成为2006年之后成立的基金公司中唯一一家管理资产规模突破百亿元的公司。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农银汇理总经理许红波看来,农银汇理的发展是符合基金公司自身规律的,但是它在逆境中的顽强生长,是具有农银汇理自身特色的。

  千磨万击还坚劲

  2008年7月,农银汇理首只基金农银行业成长开始发行,当时市场已从上证综指6124的高点一泻千里到了3000点以下,其发行艰难可想而知。

  “成立之初,农银汇理一无业绩二无品牌,最初发行工作是很困难的,而且市场正在往下走,在这个时候,大股东农业银行始终站在战略的高度给予农银汇理支持,它依托着遍及城乡的25000个物理网点,积极销售农银汇理首只产品。”许红波回忆说。

  当年,农银汇理行业成长的首募规模高达68亿元,而这只基金日后也为持有人奉献了丰厚的回报。数据显示,截止到2011年末,农银行业成长成立以来的累计收益率达到了53%,最近3年的收益率排名19/138.

  截至到2012年3月18日,农银汇理成立满四年。回忆这四年的收获和遗憾,许总感概良多,“公司管理的基金份额从零到现在的140亿份,市场地位在原先的60家可比基金公司中上升到第36位,我们也是2006年以来成立的基金公司中唯一一家突破了百亿管理资产规模的公司。但是我们没有赶上2007年基金井喷式发展的市场环境,并且遭遇了2008年市场的大幅下挫,农银汇理出生在一个相对困难的时期,克服了重重困难。”

  对于这样的成绩,许红波归纳了两点原因:首先得益于股东方的支持,即农业银行在渠道上的支持和法方股东在风险管理方面给予的支持;第二,农银汇理良好的公司治理,管理层和员工非常稳定,这保证了公司平稳安全的运行。

  “我们现在有91个员工,这四年间,我们的员工流动率不到5%,远远低于行业15-20%的平均水平。”谈及这一点,许红波非常自豪。

  有人指出,银行系基金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无疑在于强大的渠道支持,但是许红波认为业绩才是做大规模的最重要的因素,“过去四年,我们的投资业绩不错:过去三年权益类基金投资业绩在可比基金公司中排在第五位,过去两年排在第三位。四年来,我们进行了7次分红,累计金额14亿元,良好的业绩对基金的市场营销起到了推动作用。因此,农银汇理基金的销售工作是由良好的投资业绩支持的销售工作,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我们有一个过硬的投研团队、相对稳定的投资业绩来支持着基金的销售工作。”

  雄关漫道真如铁

  “这几年我们就没过过好日子。”许红波感叹到。

  不只是农银汇理,整个基金行业的人这几年都备受煎熬。业绩滑坡、规模缩水、人才流失等一系列问题正在威胁着这个行业的发展,有人称之为“成长的烦恼”。

  农银汇理成立时,基金业正逐渐走入“寒冬”。首先是业绩滑坡,然后是资产规模呈现下降趋势,虽然产品个数迅猛增长,从2007年末的346只增长到2011年末的914只,但资产净值规模却在快速下滑,从2007年末的3.28万亿元下降到2011年末的2.17万亿元。最后是人才流失,不少基金经理流向监管相对宽松的私募和券商。

  然而对于农银汇理来说,这些问题可能都是次要的,“我们的烦恼主要来源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可抗拒的市场系统性风险,但是这些是我们成长过程中必经的部分,我们必须去面对,必须要接受。”许红波告诉记者,或许漫长的冬天已经使得他的心态更加平和。

  “我们渴望牛市。”许红波说。这几年漫长的熊市对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都造成了沉重的打击,目前我国基金公司可投资的范围受到了限制,只能投资股票和债券,业务范围狭窄,导致基金公司抵抗系统性风险的能力几乎为零。

  “来自非基金行业的竞争压力非常大。我们的产品是雷同的,但是公募基金的监管最严格,可投资的范围最狭窄,基金公司未来需要向资产管理公司全面转型,但是这个改革必须是自上而下的,就是顶层先进行革新。”许红波直指核心。

  据许红波介绍,中国基金业的发展道路和国外基金业的发展道路是不同的。世界基金业发展有144年的历史,公募基金业的发展历史是88年,而我国公募基金业仅有14年历史。

  “境外公募基金业的发展是由自发到自律,再有监管部门的介入,这么一个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而中国的基金业一开始就是由监管部门先做顶层设计,是自上而下的发展。所以我国公募基金的发展跟境外是不尽相同的,包括投资标的、运行规则都有明确的要求。我把它比作是有轨的公共交通工具,这个轨道就在于法律法规和监管制度。所以中国基金走的道路是先规范再发展,在这种模式下,基金行业的改革与发展,不仅需要基金公司自身的探索和实践,也需要来自监管部门的顶层设计”许红波表示。

  而今迈步从头越

  许红波曾任水利部科技司副司长、农业银行机构业务部副总经理等职务,丰富的阅历使得他能够更加高瞻远瞩地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

  “万事万物都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大到宇宙,小到江河湖海,都有它的生命周期,基金公司同样如此。农银汇理要建设成为一个既符合基金公司自身发展规律的,又具有农银汇理自身特色的基金公司。”许红波表示,“我们的目标就是持有人信赖,同业尊敬。”

  谈及农银汇理下一步的发展,许红波坦言,农银汇理今后的工作任务还很重,因为股东对公司还有具体的发展要求,未来三年要进入行业前30名,争取靠近二十名。但是他也强调,农银汇理更重要的任务是在这个市场条件下为持有人创造价值,这是我们作为一个基金管理公司承担的长期责任。

  正如许红波所说,万事万物都有自身的发展规模,基金业有冬天,自然也有春天,关键在于如果渡过当前的冬天。许红波认为,目前正是练兵的时候,农银汇理一要搞好产品创新,二要搞好人才储备。

  “未来将根据市场的需求,随着监管部门监管政策的调整来实现产品的多元化。”许红波表示。据他介绍,目前农银汇理基金产品线的布设已经基本完成,“目前为止我们发行了12只基金产品。这些产品各有特色,覆盖了不同的风险水平,有权益类的、固定收益类的,有成长的、价值的,有大盘的、中小盘的,也有主动的,被动的。”

  “我们未来一项工作就是加强量化产品的比重,这是我们调整产品结构的重要工作;第二,继续复制市场上成熟的产品,并且要做好;第三,我们会利用外方股东的支持,引进国外的一些基金产品,加以改造投放市场,来适合我国客户需求;第四,我们从去年年底获批了专户产品的资格,我们将首先从低风险产品做起。”许红波表示。

  人才无疑是基金公司的核心资源,谈及人才建设,许红波表示,农银汇理现在是“两条腿”走路,一方面从市场上招聘成熟的投资管理人员;另一方面,培养自己的后续梯队。

  “前段时间我们陆续从北大、清华、复旦等学校招了一批学生来公司实习。先让学生们了解农银汇理是一个怎样的公司,从中再选择一些优秀的人才留下,构成我们投资和研究的梯队,我们希望投研人员是来自于我们自身的发展和培养的过程,希望投研人员对企业有一个了解,对企业有忠诚度,这是我们农银汇理未来发展投研团队的必由之路,也是未来农银汇理发展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许红波表示。

  采访最后,许总望着窗外的景色,意味深长地说:“昨天已经过去,我们期待明天!”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