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地方AMC扩容提速 开拓多元融资渠道成当务之急

姜沁诗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8月16日,深圳市招商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招商平安资产”)开业暨合作签约仪式在深圳举行,地方AMC又添一家。

  据悉,公司成立后将按相关规定申请开展不良资产批量收购处置业务,以及其他经批准的债转股、股权投资、基金和资产管理业务。目前,地方AMC融资渠道难成为当前发展受限的主要原因。从当前趋势来看,未来债转股业务潜力巨大,或成为地方AMC融资的有利渠道之一。

  地方AMC加速扩容

  记者了解到,于8月16日宣布正式开业的招商平安资产于2017年3月在深圳市注册登记,注册资本30亿元,其中深圳市招融投资控股(招商局全资控股子公司)出资15.3亿元,占股51%;平安人寿保险出资11.7亿元,占股39%;深圳市投资控股出资2.4亿元,占股8%;中证信用增进出资6000万元,占股2%。该公司是深圳市首家经市政府批准成立且经中国银监会批准的具有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批量处置业务资质的创新型金融机构。

  据悉,目前国内不良资产处置体系以四大国有AMC(信达、华融、长城、东方)与地方AMC梯队构成,“1738号文”将每个地方AMC的名额上升至2个,四大AMC不再一家独大,逐步变为“4+2+N+银行系”的多元化格局。其中,“2”代表允许一个省份设两家地方AMC;“N”代表各地未持牌资产管理公司,主要承接四大AMC和地方AMC处置效率较低的小规模不良资产组包;“银行系”则是目前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筹备设立的市场化债转股机构。

  进入下半年以来,全国各地的地方AMC扩容提速。除了招商平安资管正式开业外,7月12日,中原高速、中原证券双双发布公告,拟各出资不超过5亿元人民币,参与发起设立河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双方持股比例各不超过10%。8月1日,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甘肃金控和盛达集团等共同组建甘肃长达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根据银监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2017年4月30日,已有39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

  融资能力有待提升

  利得研究院分析认为,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创新型企业探索新业务,都将伴随着不良规模的扩张。据统计,截至今年一季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攀升至1.58万亿元,不良率为1.74%,整体不良恶化速度趋缓。但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深化,在过剩产能行业继续出清、生产型企业不良逐步显现的背景下,银行不良水平依然存压。

  麦肯锡研究报告指出,传统金融机构持有的不良资产规模持续增加,预计2020年达到约4.8万亿元人民币;非金融企业到2020年可能纳入资产公司业务范围的不良资产预计达到约0.8万亿元。

  由于四大AMC设立时间较早,规模较大,逐渐形成了金控集团,旗下包含银行、保险、证券、信托、融资租赁等金融机构,拥有牌照众多,也成为不良资管行业的龙头。

  而地方AMC公司设立的初衷则是处理该省份的不良资产,因此对当地的情况较为了解,也能受到地方的政策扶持。诺亚财富分析,相对于四大AMC,地方AMC成立时间短,投资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议价能力会受到制约,盈利空间有限。同时,不良资产管理作为重资产行业,融资能力和融资成本是地方AMC亟待解决的问题。

  债转股业务潜力巨大

  日前,由北京市国通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天津津融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河北省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三家共同发起的京津冀资产管理公司战略合作联盟正式成立。据悉,通过联盟,三方在项目信息方面搭建了共享平台,能够有效拓宽三地地方AMC的项目获取渠道。

  有业内人士认为,地方AMC的互相抱团或许能够部分解决融资问题,不过不良资产处置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实际上取决于真正能够将不良资产以合理价格处置掉的能力,融资能力则为其次。

  据悉,当前不良资产的经营模式主要为收购处置类、附条件重组类、债转股类。其中重组类业务已成AMC公司主要利润来源,但存在退出周期较长的弊端。随着去杠杆、国改进程深化,债转股业务未来潜力较大。债转股类业务是指资管公司通过债转股、以股抵债、追加投资等方式获得资产,并通过置换、并购、重组和上市,来改善债转股企业的经营,提升资产价值,最终退出获得溢价收益。

  8月8日,国家发改委对外透露,截至当前,国内各类实施机构已与钢铁、煤炭、化工、装备制造等行业中具有发展前景的70余家高负债企业积极协商谈判,达成市场化债转股协议,协议金额超过1万亿元。

  中信建投研报称,下半年,债转股业务将开始批量开展。同时,有分析认为,于2016年10月10日落地的债转股政策中,要求银行不能直接将债权转让为股权,应先转让债权,再在承接方转股。从这点上看,已经开业的AMC将是未来债转股的主要实施机构,无疑会成为此番政策的最主要受益者。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