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梁珉:养老金配置将是FOF长期发展关键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15年以来,金融市场的波动对公募基金保持持续稳健的投资回报提出挑战。在这一背景下,致力于有效应对资产配置与基金选择难题的基金中基金(FOF)开始受到市场的高度关注。

  作为国内领先的资产管理公司,建信基金已经在FOF领域进行了前瞻性布局,并上报业内首批FOF产品。作为建信基金FOF投资团队的带头人,建信基金资产配置与量化投资部总经理梁珉率领着一支具有强烈使命感的团队,历经两年的筹备与成长,沉淀了丰硕的成果:量化特色和多元化思维相结合的成员配置,以及不断完善的方法论和知识体系。

  在梁珉看来,FOF业务开展已是万事俱备,未来长期发展前景光明,养老金对于FOF的配置将是FOF未来快速发展的关键。除了在风险控制端做出特色之外,培养投资者长期持有、分散投资的习惯,也是FOF的一大核心价值。


  构建量化投资
为基础的投资框架
 

  相关部门关于FOF的规则和指引连续出台。2016年9月底,证监会正式公布并实施《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第2号——基金中基金指引》,即FOF指引;2017年4月底,证监会发布《基金中基金(FOF)审核指引》;2017年5月初,中国基金业协会发布《基金中基金估值业务指引(试行)》等等。

  在梁珉看来,公募基金开展FOF业务可以说是万事俱备。“政策方面,监管部门一直关注FOF前中后台的运作流程,努力确保每个环节都做到精细化,不出风险。”梁珉说。

  基金公司也纷纷积极布局FOF。梁珉表示,公募基金行业在FOF的交易、估值等各个方面都按照监管要求进行调整,不断改进和完善。以建信基金为例,作为国内领先的资产管理公司,建信基金是业内最早用电子化交易做FOF投资的团队之一,经过不断磨合,现在公司在FOF的估值、交易、清算等方面都已准备就绪。

  充分的准备来自于提前布局。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建信基金在FOF业务布局上一直敢为人先。早在2015年,公募基金行业对FOF尚在观望之时,建信基金就抢先组建了FOF投资管理团队。“近两年来,我们的投资团队快速成长,收获非常丰富。”谈及这两年的发展和取得的进步,梁珉感慨颇深。

  “这两年,我们经历了2015年的股市波动,2016年的债市波动,可以说在股票和债券这两类最重要的资产上,团队都经历了非常大的磨炼,也同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梁珉说。

  以去年10月开始的债市调整为例,从历史数据来看,债券一直是稳定性很高的优质资产,无论用任何模型去优化,债券的比例都低不了。“不过,投资组合构建的一大忌讳就是配置在某一类过热或处于泡沫状态中的资产。因此,无论是什么样的资产,都必须随时观察它到什么‘温度’了。当拐点出现时,一定有很多‘指针’指向其中,这个时候就应该减仓了。”梁珉说。

  梁珉及其领导的团队已经形成一套方法论和知识库,这也成了他们的核心竞争力。这套方法论包括基金筛选、资产跟踪、资产配置、泡沫观察、泡沫应对等。他们还利用量化的方法,做成一套自动分析、自动跟踪、自动提示的量化体系,“这样的方式有利于知识的不断沉淀和积累,也为未来正式运作FOF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养老金配置FOF将是发展关键


  FOF在中国的前景如何呢?梁珉总结为:过程坎坷,但前途一定光明。其中的挑战在于需要用时间去证明FOF的价值,特别是现在市场的散户化仍然严重,投资者倾向于追逐短期收益,所以FOF的理念仍需慢慢升华。

  “但是从中长期来看,前景非常光明。首先是因为作为FOF长期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机构资金将逐步配置FOF,并带动行业快速壮大。而这其中,养老金对于FOF的配置将是关键所在。”梁珉说。

  借鉴美国的经验,FOF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就是养老金的进入。有一组统计数据显示,在美国公募基金市场上,包括养老金在内的机构资金通过FOF投到基金行业的份额,占到美国公募基金市场30%的比例。“这么庞大的资金,无疑将涉及不同的基金产品,甚至有可能通过FOF改变基金行业格局。”梁珉说。

  其次在个人投资者方面,梁珉认为,随着投资者教育的不断深入,个人投资者对长期投资、资产配置、风险管理的理念会不断深化,也将越来越青睐FOF。

  正是带着这样的坚定信念,梁珉和他的团队充满激情地成为中国公募基金FOF实践的先行者。在梁珉看来,这个团队是他们两年努力沉淀下来的最大成果,也是他最引以为傲之处。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建信基金FOF团队从创建之初的2人到目前已经增长至7人。两名投资经理中的王锐曾在美国CLS Investment担任了5年的高级分析师和投资经理,并取得较为优秀的FOF投资管理业绩。另一名投资经理姜华是建信基金从国内FOF运营经验丰富的保险资管行业引进而来。除了这两名基金经理,该FOF投资管理团队还难能可贵地拥有4名研究人员,其中两人负责量化分析,两人负责定性研究和尽职调查。“两名投资经理都有丰富的FOF运作和管理经验,而且国外和国内的方法能够有机结合;而4名研究员也是具备扎实的学术功底,能将定量与定性有机结合。”梁珉说。

  打造量化特色,但不局限于量化,是梁珉带领下的FOF投资管理团队的主要特点。“数据、算法、模型已经在改变整个世界,量化的背景给予我们很强的信心,可以用最快、最准的方式捕捉细微的机会,这大大提升了投资的视野和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拍脑袋决策的情况出现。”

  以最基础的基金经理分析为例,梁珉介绍,因为基金经理历史跳槽较为频繁,所以必须用量化的手段,将基金经理在多家公司管理全部产品的净值曲线拼接起来,这就是最简单的量化,也是基金筛选的第一步。有了净值曲线之后,怎么知道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呢?这时就要用多元回归模型,将基金经理的风格拆解出来。

  梁珉表示:“团队要体现出工匠精神,要精心对接和梳理每一个基金经理的历史业绩,只有做好这些最基础的工作,才能让后面的量化分析更加准确。目前,建信基金的FOF投资团队已经紧密跟踪了200多名股票基金经理和100多名债券基金经理。”

  不过,梁珉也坦言,任何投资都不可能是简单线性的,尤其是在资产配置领域,量化最多能解决80%的问题,剩下20%还要靠更多元化的认知与理解。因此,建信基金FOF投资团队致力于将量化和多元化思维方式相结合。“还是以基金经理分析为例,其实人是复杂的,所以与基金经理面谈时可能会发现与量化分析结果有冲突的地方,比如量化分析认为这个基金经理做价值风格,但其实他更爱做成长风格。只有有了定性的调研分析,才能更好地勾勒出一个基金经理的综合能力。”梁珉表示,定量和定性分析就像飞机上的仪表盘,一个训练有素的飞行员可以综合各个指针的结果来作出准确的判断。

  另据记者了解,梁珉带领的资产配置及量化投资部中,除了FOF投资团队之外,还有量化投资团队,而量化投资团队覆盖了CTA、对冲、期权、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而且各个团队的研究成果都是共享的。“这样一个架构,支撑我们很好地开拓视野和持续创新。”梁珉表示。

  风控端做出FOF特色 引导长期投资习惯


  公募FOF的推出箭在弦上,已经有了“地利”、“人和”。那么是否有“天时”相助呢?在梁珉看来,当前是FOF布局的好时点。“从宏观角度来看,当前股票和债券这两类资产都经历过调整,最起码并不处于很贵的状态中,相对而言,其实是一个比较好的配置时点。”

  那么一款好的FOF产品,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特色呢?对此,梁珉认为,一个重要的特点是产品目标清晰。以建信基金的FOF为例,设计的是目标风险产品,在实践中也会严格执行。建信基金的FOF将是系列化的,高中低目标风险的产品都有,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需要作出选择。“图纸画好之后,我们就把所有能力放在优选基金层面。”

  此外,梁珉还致力于在风险控制端做出FOF的投资特色,对波动率和最大回撤进行控制。“这其实也是理念的问题。比如股票型基金,只有配置了足够多数量的个股,才具有分散投资的意义。同时,我们给股票型基金经理打了成长、价值等标签,在配置的时候需要兼顾,这就像一个球队不能全是前锋,也不能全是后卫。”梁珉表示,坚持这些理念无形中都进一步降低了风险。

  梁珉进一步表示:“资产配置也好,量化策略也好,都是为了实现一个调整后的收益和风险的匹配关系,这是长期来看FOF核心价值的体现。”

  除此之外,FOF还有一个核心价值,那就是改变投资者的投资习惯,倡导长期持有、分散投资理念。“如果选择FOF能变成投资者的习惯,这比所谓的解决选基难更为重要,也是我们工作的重大意义。”梁珉说。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