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OMO连续5日停做 年底资金面紧在结构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记者 张勤峰)28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继续停做,到期的300亿元逆回购实现自然净回笼,为连续第6日净回笼。市场人士指出,当前资金面表现出的紧张主要是结构性的紧张,是年末监管考核压力、金融机构负债压力与流动性分层现象叠加共振的结果。流动性总量没有问题,存款类机构流动性仍相对平稳,因此,流动性波动风险可控,央行重启流动性投放的概率不大。

  央行公告称,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较高水平。临近年末财政支出力度加大,对冲央行逆回购到期等因素后仍将继续推高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28日不开展公开市场操作。这一说法重申了最近央行的表态。

  自从22日暂停公开市场操作以来,央行不断地向市场传递三方面的讯息:第一,目前流动性总量处于较高水平;第二,临近年末财政支出力度加大;第三,央行逆回购到期无碍财政支出继续推高流动性总量。

  总之,央行认为,当前流动性总量较高,且随着财政支出加快,有望继续提高。

  然而,市场并没有感受到财政投放带来的“温暖”。近期跨年资金持续偏紧,随着年末临近,跨年资金愈发紧俏,资金价格异常走高,银行间市场上7天期回购利率罕见地出现高达15%甚至20%的成交价。

  我们没有理由质疑央行的说法。一则年底逾万亿元的财政资金投放客观存在。二则货币市场核心指标也印证了央行的说法。12月以来,货币市场短期流动性一直较充裕,直到27日,市场上仍有大量的隔夜资金供给,不跨年的资金需求很容易得到满足。本周初,银行间市场隔夜回购利率(DR001)降至2.53%,创了一个半月新低。代表性的7天回购利率最新加权价报2.88%,仍处在四季度以来均值附近。

  但不可否认的是,临近年末,货币市场波动加大,部分期限资金供求紧张,部分机构流动性压力较大。货币市场呈现“冰火两重天”。

  交易员称,27日早盘资金面呈现较宽松的态势,年内到期资金按加权价格融出,有不跨年资金需求的机构早早就能轧平头寸。但与此同时,跨年资金价格居高不下,7天、14天回购利率成交价更是屡创新高,7天最高成交到20%,14天最高成交到19.5%,较上一日的高点进一步上行,短期利率之高为今年以来所罕见,反映出市场机构对于跨年流动性仍相当谨慎。到当日收盘,也未见跨年资金放量供给。

  货币中介公布的数据显示,27日,银行间市场债券回购利率整体继续走高,其中隔夜品种上涨12BP至2.75%,7天回购利率大涨49BP至5%,14天回购利率单日上涨71BP至7.31%。21天和1个月回购利率也分别上涨了29BP、53BP。

  从年底主要流动性影响因素来看,首先,年末商业银行面临诸多监管指标考核,为改善指标、美化报表,年末腾挪资产负债、增加备付,对货币市场流动性供求的影响较大。其次,今年银行传统负债增长乏力,同业负债扩张遭遇严监管,负债问题始终较为突出。最后,银行体系流动性存在分层现象,大机构处在资金链条上游,是传统的出资方,在流动性压力或不确定性较大时,大机构求“自保”,减少融出资金,使得中小机构难以获得流动性支持,成为加剧流动性边际波动的推手。

  不容忽视的是,年末各类因素互相影响、形成叠加,容易加剧流动性结构性紧张和边际波动。比如,季末MPA考核影响了银行向非银出借资金的意愿。即使当前资金池里的“水”是充裕的,但若因为各种因素停止了“流动”,无法实现从大行到中小行、从银行向非银的传导,也难以缓解中小机构的干渴。这正是目前跨年资金、交易所资金异常紧张所反映的——流动性紧张主要发生在中小机构身上。

  另值得注意的是,年底部分存款类机构负债压力较大,即便到年内最后几日,仍然有大量银行抢发同业存单。近年来,同业存单某种程度上已成为大银行、货币基金等“金主”向中小银行输送流动性的载体,同时也是中小银行之间互相调剂流动性的中枢,但随着金融监管加强,同业存单的需求面临冲击。首先,基金流动性风险新规,提高了货币基金投资同业存单的门槛;其次,明年同业存单将正式纳入MPA同业负债考核,中小银行通过相互持有存单调剂流动性的模式面临挑战;最后,为改善LCR指标,银行有动力发行中长期同业存单,但也会控制对同业存单的配置。数据显示,12月有超过2.2万亿同业存单到期,滚动续发需求处在全年高位,但需求受限,供需矛盾突出,导致部分中小银行负债紧张,也加剧了跨年流动性压力。

  分析人士认为,当前资金面表现出的紧张主要是结构性的紧张,是年末监管考核压力、金融机构负债压力与流动性分层现象叠加共振的结果。流动性总量没有问题,存款类机构流动性仍相对平稳,因此,流动性波动风险可控,央行重启流动性投放的概率不大,因为这会继续增加已经较高的流动性,而向大行投放资金也难以缓解结构性问题,另外,必要的流动性压力也是促使机构加强风险防范、合理控制杠杆的合理手段。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