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中行前三季度实现净利1311.33亿元 同比增长9.09%

陈莹莹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银行”,香港联交所普通股股份代号:3988,上海证券交易所普通股股票代码:601988,上海证券交易所可转债代码: 113001,香港联交所优先股股份代号:4601)于10月30日公布了2014年第三季度业绩。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国银行2014年前三季度实现税后利润1,367.98亿元,同比增长9.16%,实现股东应享税后利润1,311.33亿元,同比增长9.09%,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主要财务指标表现稳定

  2014年9月末,中行资产总额15.43万亿元、负债总额14.38万亿元,股东应享权益总额10,053.74亿元,分别比上年末增长11.20%、11.38%、8.82%。平均总资产回报率(ROA)1.24%,净资产收益率(ROE)18.03%。净息差同比提高4个基点至2.26%。非利息收入在营业收入中占比31.02%,继续保持市场领先。成本收入比26.99%,运营效率持续提高。不良贷款率和拨备覆盖率分别为1.07%和207.70%。高级方法下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3.07%和10.51%。中行于10月15日在境外成功发行64.998亿美元优先股,成为第一家发行优先股的境内上市公司,市场反响热烈,有效补充了资本并优化了资本结构。

  继续优化业务结构,提高核心盈利能力

  中行紧随国家发展战略,把握市场机遇,持续优化业务结构。9月末,集团客户存款总额110,472.8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9,494.99亿元,增长9.40%。其中,境内人民币存款82,368.6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5,268.98亿元,增长6.83%。集团客户贷款总额84,444.0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8,366.12亿元,增长11.00%。其中,境内人民币贷款59,752.6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216.31亿元,增长7.59%。集团贷存比71.65%。

  中行持续加强对中小微企业和民生消费等的信贷支持。中型企业贷款和“中银信贷工厂”小企业贷款分别比上年末增长7.85%和14.54%。境内人民币个人贷款在境内人民币贷款中的占比提升0.64个百分点至34.22%。境内个人住房贷款余额比上年末增长9.93%,新增个人住房贷款占境内新增个人贷款的91.0%。

  前三季度中行净息差2.26%,同比扩大4个基点。其中境内人民币净息差2.46%,境内外币净息差1.06%,境外机构净息差1.26%。

  新兴业务及多元化业务收入的增长抵消中行8月初主动下调收费的影响,前三季度中行实现非利息收入1,073.75亿元,同比增长10.42%,在营业收入中占比31.02%。手续费及佣金收支净额720.78亿元,同比增长10.24%。

  巩固特色优势业务,提升全球一体化金融服务能力

  中行顺应中国改革开放新格局,坚持创新驱动,巩固特色优势,加强海内外一体化发展,海外业务实现持续较快发展。9月末,海外机构资产总额7,792.31亿美元,比上年末增长23.52%。实现税前利润68.16亿美元,同比增长41.06%。在集团总资产和税前利润中的占比分别达28.29%和23.50%。目前,中行拥有海外机构622家,覆盖香港、澳门、台湾及37个国家。与179个国家和地区的1,600余家机构建立了代理行关系,服务网络进一步扩大。

  跨境人民币业务继续保持市场领先优势。前三季度完成跨境人民币结算量4.05万亿元,清算量173.0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1.41%和92.39%。中行已建成以中银香港和上海总部为枢纽、以港澳台、德国、法国等重点地区海外机构为中心、其他海外机构共同构成的全球一体化人民币支付清算网络,保持全球跨境人民币清算主渠道地位。

  加强主动风险管理,确保资产质量稳定

  中行积极应对宏观形势变化带来的挑战与压力,继续加强风险研判,强化主动风险管理,加大不良资产化解力度,确保信贷风险整体处在可控、可化解的范围内。9月末,中行不良贷款余额906.95亿元,不良贷款率1.07%,比上年末上升0.11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比率2.29%,比上年末下降0.20个百分点。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207.70%,境内机构拨贷比2.72%,比上年末提高0.1个百分点。严格控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总量,对产能过剩行业、房地产行业、理财业务、新型同业业务等加强风险管控。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