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券商看市:市场仍处风险消化期 年内最好机会或在四季度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  券商分析认为,市场整体仍处于风险消化期,7月是周期阻力较小的时间窗口,不过三季度的主旋律仍是夯实底部,2018年内最好的机会可能在四季度。

  政策如期加码 年内仍有降准空间

  624日央行决定,从75日起,下调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申万宏源证券认为,本次央行如期降准,但并未继续置换MLF,而是侧重于对特定领域的支持,强调对于结构的引导。一方面不置换MLF确保了此前央行逐步扩大MLF抵押品范围的政策有效性,另一方面也突出了本次政策重点。对比今年1月、4月和本次降准,政策的着力点似乎并不完全相同,但本质上都是在“宏观稳杠杆、结构性去杠杆”的大环境下,对重要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定向支持,政策更加灵活精准。

  5月以来美元指数走高,人民币对美元相应贬值,但从一篮子货币来看,人民币稳中有升的大趋势并未改变,因此汇率和资本外流对于国内政策的影响暂无需过度担忧。国内货币政策仍将继续立足于对结构性去杠杆的支持,预计后续政策仍将从商业银行表内信贷扩张的能力和意愿两个方面继续加大鼓励和引导,年内仍有50-150bp降准空间,将视流动性环境和信贷条件择机而动。

  平安证券认为,此次定向降准主要旨在对冲经济下行周期与监管趋严周期叠加带来的压力:一方面,降准所提供的资金,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银行面临的流动性压力;另一方面,降准资金明确“定向”支持债转股和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有助于缓解市场对于严监管下企业债务风险暴露的担忧。

  国金证券认为,本次降准时点符合预期,释放流动性数量小幅超预期,对中长期风险偏好的提振预计有限。债市看,货币政策边际宽松得到确认,实质性的流动性宽松出现,利率债收益率有望进一步下行。从股市看,分母端实际利率预期和风险偏好都将改善,从而对股市形成整体利好。风险偏好将迎来短期的边际改善,但中长期看程度或许有限。

  今年可能还会降准。首先,经济下行压力仍在加大,实际利率上行和金融监管对资金来源的掣肘,导致投资增速下行过快,需要货币政策保持一定的灵活性进行对冲。其次,在中美贸易摩擦升温的背景下,需要边际宽松来管理预期和提振信心。第三,随着外汇占款的趋稳,央行投放基础货币方式转向公开市场操作,流动性宽松需要降准以扩大货币乘数来实现。

  三季度主旋律仍是夯实底部

  平安证券认为,央行降准如约而至,将释放大约7000亿资金以推进结构性去杠杆,未来政策层面预计仍将继续出现积极因素,流动性边际改善在即。第一,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以及去杠杆取得初步成效的背景下,货币政策有望进一步宽松以对冲相应负面效应;第二,监管层对于独角兽估值以及筹资方面抱有谨慎态势,CDR发行可能比市场预想中更为稳健;第三,方星海副主席近期表示将尽快推动A股纳入MSCI的因子从5%提高到15%左右,境外资金或继续加大有效支撑。

  在此基础上,建议择机布局,长期布局行业快速增长趋势,短期寻找低估和安全边际。在新兴成长和消费领域中将存在趋势性向上的机会,而相对低估值的金融地产也可能存在估值修复的机会。

  申万宏源证券认为,短期市场回调幅度相对充分,但看中期调整时间仍显不足。股权质押担忧逐渐稳定,信用风险对冲政策落地,A股市场后续有望出现反弹。但整个三季度的主旋律还是出清中期风险,市场还需要经历一个反复筑底的过程。四季度以三季度出清风险为前提,将有望迎来2018年最好的机会,建议重视四季度反弹幅度超预期的可能性。

  关于四季度的行情,后续需重点跟踪几个方面的潜在变化:(1)年中“稳信用”政策兑现,实际效果有望在四季度显现;(2)下半年A股纳入MSCI的配置系数将可能进一步提升,8月是第一个验证期。

  国泰君安证券认为,市场整体仍处于风险消化期,市场行情更多来源于风险因素冲击后的估值修复,短期来看趋势性机会不大。结构性角度来看,经济动能仍存在着不确定性,周期资源品供给上升预期升温,信用风险暴露,重资产高负债行业或受到压制,资管新规推进下,金融体系负债端成本趋于上升。自下而上看,当前阶段推荐基本面相对强势的消费品龙头、火电龙头、航空等。

  国金证券认为,A股“存量消耗”格局依旧,处于“反复磨底”阶段,建议投资者在控制仓位的前提下静待转机。行业配置上,在当前宏观经济“稳中趋降”的背景下,企业盈利确定性远高于其成长性,试图寻找“α”板块或个股,相应缩小“β”板块的配置。具体到行业配置上,主推低估值“大金融”,另外“消费”作为贯穿2018年的配置主线,“医药生物、食品饮料、休闲服务、包装、纺织服装”等板块仍可波段操作;主题方面,主推“高端装备、粤港澳大湾区”等。

  招商证券认为,板块方面可注意消费、券商保险、工程机械、农药化工等低估值优质蓝筹及白马股品种,并关注有色煤炭等强周期板块的短期操作机会;注意回避缺乏实质题材和业绩、大股东质押率高企的品种。(王寅 整理)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