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以来市场先抑后扬,行情修复呈现逐渐加速特征,特别是春节假期期间,随着海外风险偏好回暖,A股做多意愿较前期有所回升。业内预计,伴随宏观数据、流动性回归等积极信号逐步验证,整体反弹格局难以改变,但由于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等短期因素的变动,接下来整固需求或增强,并带来个股分化加剧。本期邀请申万宏源证券策略主管傅静涛、信达证券高级策略分析师谷永涛参与分析。
利空正在消化
中国证券报:市场经历大幅下挫后连续回升,这种上升势头之后还会持续吗?为什么?
傅静涛:对于节后的A股市场我们依然保持乐观,风险偏好的修复方兴未艾,“底部区域3.0”正在夯实。
从市场特征、资金供需和基本面信号验证三个角度对这一判断展开讨论:(1)市场特征角度,我们观察到市场赚钱效应由极端收缩逐渐回归扩散的进程可能才刚刚开始,市场依然处于高性价比区域,已经反映了较为悲观的通胀和金融去杠杆预期。后续市场对积极边际变化的反映将可能更加显著,而对消极变化的反映则可能继续钝化。(2)春节之后A股市场资金供需环境有望迎来改善。我们对春节后短期的股市流动性环境较为乐观。(3)经济有韧性仍是当下的基准判断,3-4月市场的主旋律是应对“四月决断”,市场快速调整,预期有效下修,后续结构性机会不会缺席。风险偏好正在修复,但当前临近基本面“四月决断”窗口,像1月那样全面发酵乐观预期并不容易,短期难有系统性机会,重要指数要回到1月底的高点还需要时间和乐观预期的证实。但随着信号的逐步验证(改革预期;3月底4月初总量经济预期决断,房地产、白酒和周期的验证期则在3月中旬;资管新规落地窗口期,金融去杠杆预期的不确定性也将消除),市场的分化不可避免,结构性行情将有望就此展开。
谷永涛:节前A股经历了连续两周的回调,影响因素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是部分上市公司业绩预告低于预期,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复苏的背景之下,由此形成了预期差,对投资者交易情绪造成了较大的冲击;另一方面是国际利空因素的冲击,包括美元加息预期的迅速提升、全球主要股指的大幅下探,市场氛围进一步恶化。
虽然短期的冲击较为明显,但我国经济基本面以及流动性市场环境依然偏暖。经济基本面稳中向好,PMI持续位于扩张区间,强劲的进出口数据显示需求依然不弱,位于低位的CPI尚未对货币政策形成实质性制约。流动性角度,节前流动性较为充裕,资管新规的过渡期延长,平抑了短期的市场波动,央行的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2018年货币政策将延续2017年基调,央行直接上调基准利率加息概率低。
因此,随着市场对短期利空因素的消化,A股主要指数在春节当周开始企稳回升,春节期间的外围市场表现推动投资者情绪的回暖,节后第一天市场表现强劲。整体来看,近期A股市场有望随着基本面复苏逐渐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