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信支付的智慧生活版图:创新应用、快速下沉

21世纪经济报道

  就在五年前,二维码还在普及过程中受到争议;五年后,以二维码为基础的移动支付业务已进入寻常千家万户。而作为移动支付的领军者,微信支付自2013年就预见到二维码的力量,以“扫一扫”打通线上、线下的二元世界。

  到了2018年,微信支付早已不仅仅是支付。

  “只要有沟通在,需要用户账户体系,又需要支付的行为的,都是我们探索的场景。”腾讯副总裁、微信支付负责人耿志军说道,“原来大家觉得我们是做支付的,简单地围绕支付那1秒钟来做事情,其实现在大家都意识到了微信支付的价值在这1秒之外。”

  这1秒前,怎么让用户体验更好、更有效率地做决策,这1秒结束之后,怎么让商家和用户更好沟通,需要微信以及微信支付能力的地方越来越多。微信也将注意力放在了支付之外,更多新技术、新能力和新应用的渗透。”

  8月8日移动支付日,在2018年全面升级为“8.8 智慧生活日”,微信支付主推了包括扫码购、无感支付、生活缴费、自助点餐、小程序乘车码等在内的多种创新能力。

  事实上,微信支付早在2014年就提出了“智慧生活”的概念,在微信支付看来:“智慧这个词具有迭代的特性。当你已经习惯于一件事情的时候,你不会认为它是智慧的。五年前用扫码支付,会觉得超有意思、很智慧,因为智慧的概念超越了认知。现在大家觉得扫码支付是天经地义的,你不会觉得新鲜了。所以智慧给了我们很大的驱动力,就是要不断迭代。你要说这个行业足够智慧了,说明这个事情你已经不智慧了。所以我们不断向前。”

  在今年7月,不断壮大的微信支付在腾讯内部升级为“微信支付线”,仅次于最高的级别BG事业群。细数微信支付带来的贡献,一个重要意义就是让货币进入真正智能化的时代。历史上货币的发展主要方向之一就是降低交易成本。微信支付的出现,成为现金的重要补充,也使得支付的边际成本直接降为零,然后才产生新的商业形态。

  基于此,社会上交易的频率得到极大增长。在经济学中,交易频率的大小代表经济的活跃程度。可以说,由于微信支付的存在,使得那些原来不会发生的交易被极大可能地发生了。所以微信支付其内核不只是一种支付手段和交易方式,更重要的是,微信支付是零售、转账、金融等经济活动的催化器和连接器。

  应用场景爆发,

  市场学习能力超强

  随着支付场景的不断深入,今年的“8.8 智慧生活日”有何不同之处?

  “前面我们做8·8的时候,更多的还是从移动支付的普及化入手。今年在收银付款这个层面已经很普及了,移动支付必然从收银付款这个层面,走向行业化的深度融合,这就更重点的把智慧生活提升到更高的层级。”

  微信支付表示,今年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是从行业和商家的角度,微信支付精选了8种发展较快的智慧场景,进一步提升企业效率;第二,在C端,很多商家和微信支付一起给用户发单品券。“重点的活动就是‘摇一摇’,会在“8·8”当天覆盖更多人群,我们准备了千万份的免单给到用户,还有大额的红包。今年着重于提升场景体验,让商家知道微信能够给企业带来助力的工具,让场景内的效率变得更加好,同时给他的顾客带来不同的智慧感受。”

  据了解,今年微信支付有很大的增长,一方面是智慧生活快速下沉,从一线城市到新一线城市,甚至到二线城市,速度非常快;另一方面各个场景的应用在今年迎来爆发期。“原来更多感觉它是一个新生事物,大家还在测试阶段,比如停车,到今年车牌识别已经很普及了。”

  微信支付的智慧生活八大场景就包括扫码购、社交支付、生活缴费、无感支付、小程序乘车码、小微首款、自助购和自助点餐。这些能力应用在各类B端行业,从最初收单层面的便捷支付工具到智慧餐饮、智慧景区、智慧医疗、智慧出行、公共事业等,微信支付进入越来越细分的行业,并且每半年都对行业方案进行迭代。

  微信支付将自己定位为 “助手”,把腾讯的能力通过产品的方式和企业一起去研讨做新的方案给到企业,并通过服务商开放体系帮助企业开发与实现功能。

  毋庸置疑,微信支付极大地拓展了支付场景,使得那些原来我们认为不是电子支付的场景,也被极大地开发出来。原来电子支付的主要场景都是在线上,在电商等领域。而这一部分在总的社会经济活动当中,直到今天也只有10%左右,还有90%的经济活动发生在广泛的线下零售、日常交易、门店支付、以及人际转账和结算等领域。由于微信的另一个基础设施二维码,在微信公众号等重要产品的支撑之下已经在线下得到了极大推广,扫一扫这一行为已经被微信创造并全面定义。

  基于这样的基础,扫一扫的场景扩展到扫一扫支付就变得顺理成章,这使得线下交易的手续成本也几乎直接降为零。这种交易形式的拓展和交易成本的降低在微信支付创造之前,是日常大众所无法想象的。我们即便接触了电子支付和电商在线支付十年左右的时间,我们依然还不能去畅想在超市购物是可以用手机支付,直到微信支付的出现。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