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农发行场外“保值贷”花开郑商所综合业务平台

马爽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记者 马爽)12月21日,新疆巴州德福农贸有限责任公司与上海融致实业有限公司,通过郑州商品交易所(简称郑商所)综合业务平台的仓单交易业务,完成了首笔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简称农发行)场外“保值贷”交易。这标志着农发行“保值贷”业务扎根郑商所综合业务平台,服务实体经济再添新举措。

  市场新格局催生新举措。随着棉花期货功能高质量发挥,涉棉企业普遍依托期货仓单开展经营活动。在2019/2020年度,棉花期货主力合约持仓量和仓单量均创出历史新高,仓单日度峰值达150万吨,占现货总规模的四分之一。这吸引各方在利用期货市场的同时,关注郑商所综合业务平台的仓单交易体系,探索经营新业态。截至11月底,2020年的棉花仓单交易累计成交额已达142.9亿元。在新冠疫情期间,郑商所发挥仓单交易灵活性优势,支持棉花仓单持有人与浦发银行线上交易,缓解流动性紧张问题,从而助力棉花产业链“抗疫复产”。此次新添的“保值贷”业务,继续丰富仓单交易的内涵,是我国期货交易所场外业务首次携手作为政策性银行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及作为全国现货交易中心的上海国际棉花交易中心(以下简称棉交中心),开展的三方合作模式。

  棉交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现货平台有组织货源客源的优势,郑商所综合业务平台在仓单登记与资金清算上有优势。此次联合农发行上线推出场外“保值贷”,优势互补,形成合力,是利国利民又利企的创新举措,在推进新疆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金融援疆扶贫脱贫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巴州德福农贸有限责任公司财务经理表示,随着农业金融支持加码,农业信贷逐步解决了中小型轧花厂收棉期间资金不足的问题。但企业在贷中无法自由地处置棉花,常遇到难以开展期现货结合业务的问题,存在贷后资金流与业务流不协调,需要准备过桥资金的压力。“保值贷”在郑商所综合平台的落地,则为企业在贷中环节建立起期现结合的新渠道,扩大了销售范围,保证了贷后销售回款、结清贷款安全高效。问题的解决,让企业更有底气争取金融支持,做大采购规模。

  上海融致实业有限公司采购经理表示,农发行资金支持的棉花收购量约占市场份额的60%。以往此类棉花处于质押状态,很难通过期货渠道直接接到。此次场外“保值贷”搭起了农发行贷款棉花与期货的桥梁,让身处内地的企业更有机会接到优质的新疆棉,在实践中起到打通期现结合“最后一公里”的效果。

  据记者了解,郑商所将持续丰富类似的增值服务,继续围绕“期货+”加强期现业务结合,与更多组织机构合作,进一步健全生态圈,扩大服务范围,不断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