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点延伸信心足
2018年洮南试点项目为当地玉米种植农户打造了农业产业链的“产销闭环”,结出“累累硕果”:引入农业龙头企业、开展产业化标准化种植,试点地块亩产同比增产8%;农户通过基差点价,较洮南当地市场价格获得额外销售利润20元/吨,扣除种植支出等成本,种植利润达到80.68元/亩;合作社农户可分享项目利润5%的分红;农业机械化解放了当地生产力,更多农民可选择外出务工获得更高收入。
“我对我们这个事业信心十足,因为跟浙江物产化工合作之后,弥补了我们很多短板,整合了很多资源,而且这种整合是全方位的。我有管理经营团队和土地流转平台,浙江物产化工有风险管理经验、资金和产业链平台,两个平台完美地组合才能创造火花,把这个事业做起来。”韩龙表示。
浙江物产化工项目负责人郝春明表示:“我们今年规模做大了,虽然投入成本有所增加,但是我们心里有底。高新技术、先进风险管理工具的引入,我们对打造物产农业产业化服务平台满怀信心。”
据介绍,目前洮南土地流转规模已达6.75万亩,比去年的2.57万亩高出近两倍,土地流转规模也扩展至七八个乡镇;项目将集中利用其中的四五个乡镇形成示范效应,为未来进一步扩大规模打下基础。
2019年,浙江物产化工和元润粮油将继续联手探索开展农业产业化种植,并从扩大规模、优化方案和申请资源等方面持续发力。另外,项目还将对“避险方案”继续优化,如采用玉米场内期权对冲,降低成本,优化再保险方案,降低保险公司风险;引入银行信贷,解决农场融资问题等;同时,项目还将加大资源申请力度,争取浙吉两省政府资金、农业农村部资金以及挂钩城乡建设用地指标和期货交割库等,更好提升当地农业产业化水平。
“洮南模式”中,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户、金融机构等多方联合,延长了产业链、保障了供应链、完善了利益链,将小农户纳入了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该模式如若在更大范围内获得认可和实施,将有利于打开大宗农产品收入保险和产融合作的市场空间,帮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得稳定的预期收入。
自2015年大商所首创“保险+期货”模式以来,面向粮食主产区农户、合作社的试点范围不断扩大,对我国农业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今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再次部署“三农”领域“硬任务”,要求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扩大“保险+期货”试点,支持重点领域特色农产品期货期权品种上市,这已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四年支持“保险+期货”模式,显示出该模式的强大生命力和广阔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