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户持股的猫寨村“央企”
新华社贵阳12月7日电 题:户户持股的猫寨村“央企”
新华社记者欧甸丘、刘智强
提起村里的农林合作社,猫寨村贫困户罗泽洲说:“那是全村人的‘央企’,我家占1股,去年得到分红1330元,在合作社务工又得了3000元。”这笔收入让罗泽洲达到了脱贫收入标准。
猫寨村位于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区的石阡县龙井乡,地处海拔1100多米的高山上。村里曾流传顺口溜“一天有三季,季季有雾气;六月穿棉衣,火坑烧洋芋;洋芋颗颗没米煮,有女不嫁猫寨汉。”
经过几年的脱贫攻坚,2019年底,猫寨村村主任罗忠枢算了一笔账:从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为零起步,2014年以来,合作社共支付农民务工工资1228万元;2019年,上缴税收109万元,支付给村民分红及缴纳社保等81万元……创造这个发展“奇迹”的正是村民口中的“央企”、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石阡县猫寨农林专业合作社。
2012年,在缺钱、缺地、缺资源的条件下,村支书罗忠武准备白手起家发展村级集体经济。7000多亩荒废已久的油茶林是猫寨村唯一成规模的产业。罗忠武想到以股份换油茶林的林权,通过建立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统一管护、规模化经营,盘活油茶产业。
在召开村民大会讨论股权换林权时,有村民提出:“当年分配油茶林承包权时,各家各户的油茶林面积不一样、边界不清楚,股份怎么定才合理?”
经过全村三个村民组代表大会的讨论,最终罗忠枢提出的思路得到通过。罗忠枢说:“确权不确地,把全村群众家中的159本林权证,整合成一本,同时把合作社的股份分为159股,户均分配1股。”
“均衡持股可以调动全村父老乡亲参与油茶产业的积极性,最大限度整合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把全村人拧成一股绳,走共同发展、集体致富之路。”罗忠枢说。
在村干部带领下,猫寨农林专业合作社2012年正式注册成立,全民持股的“央企”开始发力。
有了产业发展平台,但仍旧缺乏发展资金,于是村干部带着村民到油茶林劳动,改造低产林、补种及新植油茶树苗,同时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引进年产500吨冷榨精炼茶籽油生产线。
“每一棵油茶树,你家都占1/159。种活了,你就给子孙后代留下了一棵摇钱树。”罗忠枢总是这样鼓励一起劳动的村民。
猫寨农林专业合作社还建立了分红机制,将可分配利润的65%用于按股分红,25%用于村集体经济积累,10%用于合作社管理人员报酬。2019年底,股份分红收入加上务工收入助力猫寨村52户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全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0年的3700元增至15960元。
石阡县副县长杨峡说:“全民持股是农村合作社发展的新探索,事实证明这是整合农村资源、凝聚农民向心力,推动集体经济实现规模化、规范化发展的制度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