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天津1月21日电(记者白佳丽)海冰重冰期的渤海湾,潮起潮落的痕迹被薄冰封存在航道四周。航行至陆地的影子在身后完全消失,那座兀自矗立在海上的“孤岛”终于出现在眼前。
这是记者蹲点采访的地方——中国海域最北部海上油田,中海油锦州9-3油田群。浮冰环抱着底座,狭小的空间、镂空的走道,以及大风与寒潮,是这里的标配。
钢铁硬朗的线条与冰冷的颜色里,近百名工人与家人隔海分离,即使年关将至,仍然守护着地下原油开采与运输,保障着国家能源的安全。
当记者抱着吊笼悬空近30米,从船上被悬吊至平台上时,切身体会到了这份工作的不易。
晚饭后,谈论的话题自然转到了对家人的思念上。
1999年就来到平台的“元老”李绪雄忆起了当年。“那时候人们对海上采油这个概念特别陌生,我去老婆家见她父母,他们都以为我住在船上。”
“20天一倒班,没有手机信号,一出海就失联,只能在最紧急的时候用卫星电话联系陆地,一次最多打5分钟。想家了就冲着大海喊两声。”
出海十几年的机械师赵方民对着记者的第一句话就是:“平台上都是男生,除了我老婆,就几乎没跟女生聊过天。”
笑声之余,赵方民却讲了一个令他哽咽的故事。
“我家在济南,孩子出生的时候,我没能陪在老婆身边。”赵方民说,因为当时他对倒班的同事孩子也将出生,而自己老婆预产期还没到,于是他就替同事坚守岗位。
“那天家人突然打电话说孩子脐带绕颈,现在就要生。可我没法立刻回到陆地,一着急就哭了。”直到第三天,赵方民才赶回家。那天,他给老婆买了一束花。
一位名叫时间的90后小伙子是平台的操作工,他则幸运许多。当他2019年来到锦州9-3平台的时候,这里终于覆盖了4G网络信号,他可以每晚与女友视频聊天。
2014年后配置的健身房、台球厅则让海上的业余生活也丰富起来。三代人的故事逐渐少了悲伤,多了温情。
技术的创新,则真正改变着锦州9-3平台人的命运。
锦州9-3油田生产监督刘海艇记得,20世纪,平台曾经历了三次启动又被三次叫停后,终于在1999年10月投产。
“就是因为技术受限,开发成本过高。”刘海艇说。直到中国引进优快钻井技术,使油田钻井时间锐减,开发成本也大幅降低,渤海油田一大批原本无法开采的边际油田和稠油油田才得以成功开发,位于辽东湾北部冬季严寒漫长的锦州9-3终于得以建设。
“那时技术智能化水平并不高,只能实现开关阀门等一些简单操作,至于数据记录、阀门调整都需要人工来完成。”李绪雄说。
于是,工人们冬日穿梭在零下二十多摄氏度的室外,抄录一遍设备参数数据就需要一个小时的时间。“工作强度非常大,克服这些困难全靠人力来扛。”李绪雄说。
而如今平台智能中控系统只需要一人值班,数据可以实现自动传输、自动分析、自动开关阀门以及智能报警,远程监控设备也大大缩减了人力付出。
2017年3月和2018年12月,油田分别实施了交替注入和过筛管压裂技术,两项技术的运用,使油田提高采收率0.57%,预计增油量30.05万立方米。
这些年,我国能源工业从‘一穷二白’发展成为世界能源生产大国,海上采油平台也迎来了“向海图强”的新时代。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与深海资源开发装备和技术的深度融合,大力推进实现深海资源开发的智能化和安全环保。
“我们三代海油人,从初级阶段一步步探索和测试,使技术越来越成熟和先进,技术革新让采油量不断增加,采收率也不断提高。”李绪雄说,未来在5G的助力下,他希望这个平台上不再需要人来值守。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走出渤海湾,中海油也在发力南海等油气开发,参与到北极圈世界级液化天然气项目之中。
而锦州9-3作为中国海洋石油现代化发展的见证者,用20年的时间,用许多人的青春热血,换回了我国海上采油的成长。
三天时间,穿梭在平台一个个小小的房间,听员工们讲着自己的故事。海风清冽,陆地遥遥,年却越来越近了。
李绪雄与赵方民乘上了回家的船舶,这是李绪雄盼望很久的团圆,而赵方民将回到陆地,转岗到天津工作。
时间将继续留守在平台度过春节。记者临走前,他说,科技想要进步、国家想要发展,离不开石油,而石油开采往往在偏远的海上、沙漠,这里需要我们这样的人去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