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沈阳1月8日电(记者于力、郑锦强)腊月十二的宝石村,一场瑞雪给大地披上了厚厚的白缎。从村里的平地出发,沿着干道往山里翻越十多里,便到了老平坨山。除了偶有几声犬吠,这里安静得几近可以听到雪打在曲柳树干上和落在地上的声音。
76岁的张景富是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毛甸子镇宝石村的村民,祖辈四代都生活在这半山腰上。走进张家院子,30来头小肥猪在圈里嗷嗷哼叫。一旁,木头搭成的仓库里叠满了去年秋天收获的玉米,一些已被磨成糠堆成小山。一个个新叶般的鸡脚印绽放在院里的雪地上。
“2019年卖肥猪毛收入是两万六千多块钱,圈里现在还有24头小猪,平均80多斤,等养肥了再卖。”张景富提着喂空的饲料桶,把猪圈门合上。门框外围,一幅已被晒得褪色的对联在风雪中摇曳,但上面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辨:小猪月月增,大猪年年长。横批:肥猪满圈。
往院子里走十米便是张景富家筑着红色琉璃瓦、贴着米黄色墙砖的新房。推开镶花玻璃门,客厅洁白的墙壁上,电子万年历显示室内温度为22摄氏度;网络电视里供浏览的频道数也数不过来,但张景富最爱看的是篮球比赛。洗手间里,洗衣机、电热水器、坐便器一应俱全……
“现在家里条件好了,都有人给儿子介绍对象喽。”说到这儿,张景富一笑,晒得黝黑的额头上几道皱纹陷得更深了。“儿子今年已经45岁了。”
对于这位老平坨山上的辽东农民来说,如今的生活哪是五年前敢想象的。张景富家是因病致贫的典型:老伴罹患抑郁症、糖尿病、高血压多年,看病吃药一年就要花掉一万多块钱;儿子自小双耳失聪且口齿不清,无法外出打工,全家三口人的生活只得靠他每年种地和拉木头挣的8000多块钱维持。一家人在石头砌成的房子里,一住就是30多年。
张家所在的宝石村山多地少且交通闭塞。过去,村民多以种植烟草、养殖柞蚕为生,但因交通不便,商品卖不出好价钱。别的村柞蚕按一斤20元收购,到了这儿就只剩十五六元。青壮劳动力外流更让本已脆弱的经济越发“空壳”。2015年,宝石村被定为辽宁省省级贫困村。
也就是在这一年的11月,经本人申请并经村里评议,张景富家成为宝石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那时,宝石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共有125户327人,而全村的人口仅1600人。
尽管2016年,老伴病情恶化先后住院五六次让张景富无力顾及其他,但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全面开展,他开始意识到自己可以为改变现状做点什么。
2017年春季,了解到每年春节前猪肉行情好,张景富初步萌生了养肥猪的想法,并得到了当地扶贫部门的鼓励。为了打消他养猪的后顾之忧,扶贫驻村工作队人员甚至承诺帮他解决销路。张景富最终放心地申请了建档立卡户5万元无息贷款,并获得了5700元产业扶持资金。
买种猪的钱这会儿有了,但用于经营的资金还不够。张景富便和儿子动手,一砖一瓦,一梁一柱,硬是把五六十平方米的猪舍给建了起来;刚出生的小猪做防疫,21天里就要做三次,父子俩自己动手打针,把猪崽照料得服服帖帖;买饲料的钱不够,张景富便跟卖饲料的软磨硬泡,解释自己养猪的现状和前景,最终赊到了一万斤粮。
在张景富和儿子的精心饲养下,肥猪都长到了350斤以上,当年年底养猪毛收入达到3万多元。张景富家因此在2017年11月实现脱贫,这也坚定了他继续养猪的决心。
眼看家里条件有所起色,不料2019年5月,一场因电线老化引发的火灾烧毁了张家居住了30多年的房子,也把仅有的值钱的电视机、洗衣机一焚而尽。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张景富说当时“眼泪哗啦啦地喊邻居帮忙救火,心都碎了”。
就在张景富万念俱灰的时候,当地政府补贴他3万元危房改造扶贫资金,加上自家的3万元和从亲友筹措来的6万元,张家在原地盖起了新房子。这一次,房子不仅不再是石砌的了,还装上了玻璃门,贴上了瓷砖,买进了家具和电器。而且,逾80平方米的新房子有四间卧室,不仅夫妻俩和儿子住得舒服了,亲戚们来串门时也可以落脚了。
在宝石村,张景富家的变化并不是个例。除了落实好国家住房改善、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社会保障兜底等政策,宝石村还发展产业,落实项目脱贫。2018年,宝石村实现贫困村摘帽。2019年年底,125户贫困户全部脱贫。
回望这几年自家的变化,张景富说这一方面得益于国家的政策,另一方面也让自己看到了希望,有了干劲儿。“国家对我们贫困人口的关心,让我信心百倍,咱家在脱贫的队伍中决不掉队!”
新的一年到了,养猪的五万元无息贷款、建房子的借款也到了偿还的时候。张景富的心里并不慌,毕竟,他有猪圈里嗷嗷叫的30来头小肥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