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全国人大代表、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行长徐诺金:建议完善金融控股公司宏观审慎管理框架

彭扬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记者 彭扬)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行长徐诺金建议,完善金融控股公司宏观审慎管理框架。

  徐诺金认为,整体来看,完善的金融控股公司宏观审慎管理框架既要求对金融控股公司这种新的组织形式“管起来”,同时也要“管得好”。目前,“管起来”已经完成,下一步需从“管得好”层面下功夫。对此,他建议结合我国经济金融发展、金融结构及监管现状,从细化外部监管规则和提升内部治理能力两方面着手。

  在细化金融控股公司外部监管规则方面,徐诺金建议,一方面,对照《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在资本管理、并表管理和关联交易等方面进一步细化相关规则。另一方面,考虑到金融控股公司具有一定的系统重要性,需进一步建立完善金融控股公司的处置和退出机制,加强反垄断监管,有效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

  徐诺金建议,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以实质控制为基础,完善并表管理细则;完善金融控股公司资本管理细则,建立健全资本管理体系;建立完善金融控股公司的市场化处置机制和破产重组机制;建立清晰健全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框架,强化反垄断监管。

  在提升金融控股公司治理能力方面,徐诺金认为,金融控股公司建立的主要目的是最大程度的发挥协同效应,同时更好地控制金融风险,一般来说,金融控股公司各子公司之间结合的越紧密,其协同效率就越高,但相互之间的风险传染程度也越高。因此,需在下一步监管的过程中着重提升金融控股公司的内部治理能力,适时制定《金融控股公司公司治理指引》,可从三方面提升金融控股公司治理能力。具体包括:完善金融控股公司母公司管理职能和母子公司治理结构;采取合理经营管理体制增强协同效应,重视协同运营机制构建;建立矩阵式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