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两会新华时评:让更多科研人员可以“十年磨一剑”

刘怀丕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 题:让更多科研人员可以“十年磨一剑”

  新华社记者刘怀丕

  “切实减轻科研人员不合理负担,使他们能够沉下心来致力科学探索,以‘十年磨一剑’精神在关键核心领域实现重大突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给科研“浮躁症”开出一副“清凉药”,有利于发扬甘坐“冷板凳”、肯下苦功夫的学风,促进更多科研人员静心笃志攻克科学难题。

  搞科研,最需耐得住寂寞,突破关键问题和核心技术要下苦功。但一段时间里,有人把发论文当目的,不解决什么实际问题;有的盲目追逐热点,随意变换研究轨道;有的抄袭剽窃,甚至伪造实验数据……在一些科研工作者中,浮躁之风盛行,功利主义当道。“短平快”项目成了“香饽饽”,基础性研究、原创性研究不讨人喜欢。

  “浮躁症”病表在科研人员,病根在科研体制中的一些弊端。“帽子”、票子、房子直接与发论文挂钩,“唯论文论”的考核方式,叫人怎能坐得住“冷板凳”?一些方面对科研项目半年一查、一年一验,搞得科研人员疲于应付。此外,科研人员杂事负担重,找经费、填表格、忙报销等牵涉太多精力。

  在近些年出台不少改进科研学风举措的基础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不仅再次强调,而且给出了真招、实招——落实扩大经费使用自主权政策,完善项目评审和人才评价机制,切实减轻科研人员不合理负担。这显示出对遏制科研“浮躁症”的决心。当前,还需加快构建突出科学精神、创新质量、服务贡献的科研评价体系,引导回归科研初心,滋养务实求真的科学精神。与此同时,也要为科研人员松绑,缩减科研经费报销证明材料和审批环节,规范对科研项目的监督检查,最大限度降低对科研活动的干扰。

  只有专注,才能突破。广大科研人员要有淡泊名利的心境,把“十年磨一剑”的决心变成“板凳甘做十年冷”的行动,把探索科学未知作为毕生追求。在科研大道上,勇赴星辰大海,岁月定不负人。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