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小建:脱贫攻坚 啃硬骨头 对深度贫困咬住不放
2016-03-09 09:49 | 评论 | 分享到:
作者:来源:新华网
<p> 全国政协坚持履职为民,持续关注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民生问题深入调研议政,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3月9日(星期三)9时,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邀请5位全国政协委员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任务,就特困人群精准帮扶、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就业创业和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问题回答记者提问。</p><p> 今天出席记者会的全国政协委员是:全国政协常委、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原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国务院扶贫办原主任范小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会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副部长胡晓义。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原副部长、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原主任李卫红。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常委、北京市第四中学校长刘长铭。</p><p> 新疆电视台记者:刚刚过去的“十二五”,新疆的贫困发生率从32%下降到15%,减贫脱贫力度之大可以说是历史少有。请问范小建委员,从这组数字您怎么看新疆的扶贫特点?中央提出到2020年要让7000万贫困人口共同奔小康,要达到这个目标,请问现在还面临着哪些困难?您有哪些建议呢?</p><p> 范小建:非常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刚才你提了一个问题,实际上是三个问题,所以我逐一来回答三个问题。新疆的扶贫工作在“十二五”能够取得这样显著的成就,我想对于新疆的各族人民来说,这都是一个大好事、大喜事,首先应该表示祝贺。同时,“十三五”的新疆脱贫攻坚任务仍然非常艰巨。</p><p> 新疆的贫困发生率虽然从32%降到了15%,但是在全国仍然是贫困发生率较高或者最高的省区之一。另外,新疆有一些特殊类型的贫困,比如说南疆地区、边境地区、高寒地区,这些既是新疆的硬骨头,也是全国的硬骨头,在“十三五”脱贫攻坚过程中,对于这些特殊类型的贫困地区,一定要咬住不放,攻坚的难度确实是很大的。这是我对第一个问题的想法。</p><p> 第二个问题,全国所面临的困难。应该说从改革开放以后到现在,我们国家的减贫事业确确实实取得了巨大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世行有过一个说法,过去几十年,全球减贫成绩的70%是来自于中国。按照2300块钱的标准,我们的贫困人口是从1978年的7.7亿减少到2015年的5575万,减少了7.1亿。就是在“十二五”规划期间,我们还减少了1亿多。应该说确实是了不起的成就。显而易见,剩下的这5000多万人,也确实就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具体讲,这个硬硬在什么地方?是不是可以从这样几方面来看。</p><p> 首先,贫困的程度深。我们所说的贫困程度深,就是这些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与全国平均收入水平之间的差距更大。第二,长期贫困所占的比重大。所谓长期贫困,也就是一般人们常说的贫困代际传递。第三,特殊类型。生态型的贫困、社会发育型的贫困、边境扶贫、地方病的高发区,这些都是特殊类型的贫困。</p><p> 显然,像刚才我们所讲的这些特殊贫困,都是需要加大投入的。而我们刚好遇到现在经济下行的压力,在扩大就业、增加投资这些方面都面临着较大束缚和制约。所以矛盾就显得更加突出了。更何况越往后,扶贫工作的精准度、精细化的要求越高,现在在一些制度和办法上确实还存在很多不适应的地方,需要进一步完善。当然,还有一个返贫和相对贫困的问题等等。正是因为“十三五”脱贫攻坚的任务确实很艰巨,难度确实很大,所以中央才作出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这样一个决定,才提出了层层签订责任状的要求。</p><p> 第三个问题,有什么建议。我主要谈两点:一是处理好深度贫困和相对贫困的关系。根据我们的典型调查,有的省在“十二五”期间,贫困总量减少了60%,但是深度贫困只减少了25%,可见深度贫困的减贫难度之大。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要看到贫困是相对的,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能说现在一下子就把贫困问题解决了。但是另一方面,也不能因为强调了贫困的相对性,而忽略了对于深度贫困的关注。这一轮脱贫攻坚的最大特点就是啃硬骨头,所以对于深度贫困一定要咬住不放。</p><p> 二是处理好政府主导和群众主体的关系。现在层层都签订了责任状,甚至排出了减贫脱帽的计划。各级干部压力很大,当然积极性也都调动起来了。在这种情况下,特别要防止急于求成。因为急于求成就淡化了甚至忽略了贫困群众的主体地位。任务越急越要把发动群众,群众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我认为应该把群众参与作为我们脱贫攻坚考核的一个重要内容。</p>
相关新闻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