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数据支撑 信用画像 秦农银行“三资三化”平台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吴杨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5月,西安天气转暖,记者抵达自古有“八水绕长安”美称的陕西省西安市。在集体资产监管运营服务中心里,工作人员仔细核对着各村收支。管理平台上,农村产权、集体资产、银行资金数据关联变动,项目进程、收支明细、资金审批等一目了然。

  看得见的,是“三资三化”平台(三资,即农村的资产、资源、资金;三化,即电子化、信息化、公开化)规范运行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新探索;看不见的,是新探索背后推进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力量——秦农银行。

  如何为流动性强、收入不稳定且缺乏有效抵押物的农户或农业经营主体提供金融服务,是银行亟待研究的课题。秦农银行认为,利用“三资三化”平台数据,可帮助银行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涉农企业精准画像,从而有效降低贷款尽调成本和风险。

  盘清集体“家底”

  秦农银行乡村振兴部办公室的门多是开着的,以方便员工往来穿梭,他们时而聚在一起讨论方案,时而为某项成果欢呼雀跃。

  谈及“三资三化”平台,秦农银行相关业务负责人难掩骄傲之情:“我们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农村集体资产都通过平台来监管,什么时候有钱款支出、集体资产带来多少收入等一目了然。”截至2023年9月底,秦农银行完成了西安市173家街(镇)农村集体资产监管运营服务中心建设工作。

  村级集体“三资三化”管理平台主要包括产权交易流转系统、“三资”管理系统和银农直连系统等功能模块。以“三资”管理系统为例,搭建了“三资”业务、监管、公示三个模块,实现各级农业、财政、纪检等部门对农村集体“三资”概况及经济合同、工程项目等公开化监督管理。

  “平台囊括了所有的集体资产相关数据,保障了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产权交易、农村资产‘阳光化’,有助于盘清集体资产底数。”秦农银行相关业务负责人说,以前村里的资产、资金、资源都是村里人自己记账,有时村干部管理不规范、档案移交不及时,就会造成资产流失。现在通过该平台管理,可以让农村“三资”更加规范化、制度化、透明化,有效避免资产流失问题。

  事实上,这与相关政策要求不谋而合。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旨在逐步构建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为贯彻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要求,西安市范围内已开展对农村资金、资产、资源制度化、民主化、规范化工作。相关“三资三化”业务需求应运而生。

  结合西安区域农村集体经济改革发展和“三农”客户的金融需求,加速适应产权改革后新型农村市场,秦农银行2019年提出“三资三化”管理系统建设工作任务;2020年,立项金融科技试点项目,通过线上运行为“三资三化”提供技术支持和系统服务;2021年,打造“农村集体三资三化管理平台”,实施“四级联动”打通政银合作“最后一公里”。

  谈及“三资”管理规范化后下一步打算,秦农银行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可以将闲置的集体建设用地、土地以及房屋等通过集体资产运营平台进行项目策划、包装,盘活整合资源,然后在平台上进行农村集体资产的产权交易。”

  笔笔留痕 事事透明

  如何让集体资产规范运作?“村账街(镇)管”是多位受访人士提及的方式。“三资”管理系统功能模块分为市、县(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用户。各村、组的资产会交由镇(办)农村财务结算中心管理,各村设一名报账员,每月须向镇(办)财经办报送财务报表,接受镇(办)监督管理。

  秦农银行相关业务负责人直言,“最开始,村干部会觉得是在监督他们,对平台推广很抵触。现在,他们已经理解并愿意使用该平台,因为所有账目都是按流程走的,可以避免他们犯错误,所有人都放心、安心。并且,纪委和农业农村局能看到每一笔钱的去向,比如领导是否签字、钱用在哪里。”

  “各村账务由村会计或报账员登记入系统,会存在两种情况,如果村会计能够熟练使用电脑,可直接操作进出账或相关账务事项,比如给村民分红、购置电脑,可直接在系统内提交;如果村会计电脑操作不熟练,则前往农村集体资产监管运营服务中心,在工作人员帮助下,将账务提交入系统。最后,经由街办领导等多级审核后钱才能出去。如果某个环节审批未通过,会将事项退回。”秦农银行一位一线员工介绍。

  推广“三资三化”平台以来,农村集体资产监管运营服务中心如雨后春笋般成立。截至目前,秦农银行已建成街(镇)农村集体资产监管运营服务中心超170个,实现了西安市所有涉农街道办(镇)全覆盖,为西安市2466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提供金融服务。

  作为第一家试点机构,2022年3月灞桥区狄寨街道农村集体资产监管运营服务中心建成并投入运营,实现了狄寨街道14个村组、27个合作社财务账款的线上管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一般有5-9名,由街办提供场所并选派主任1名负责全面工作,配备负责农村经营工作相关人员3名;由秦农银行灞桥支行选派熟悉财务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3至5名,监管中心受区农业农村局、街道双重考核管理。”上述一线员工表示。

  记者调研发现,三资合同清理、账户清理可谓是实现三资规范化管理的重中之重。一方面,合同清理相当于村集体组织把合同信息录入系统。以前有问题的老旧合同重新签订或整改后,需要把新合同真实准确地录入系统。如果录入的合同信息与实际情况出入较大,系统会提示预警,引起纪委注意。

  “清理账号就是保证银行卡账户的唯一性,村集体组织只能有一个基本账户和一般账户,两个账户都必须纳入系统管理,这样才能‘看见’村集体组织所有的账户资金,最好是在秦农银行开户,便于资产在系统内全流程运作。”上述一线员工说。秦农银行目前是“三资三化”管理平台唯一合作银行。

  实现精准画像

  “场地装修、办公设施及部分人员配备方面的支出都是我们提供资金,助力村级账务透明化的同时,银行能够精准地为客户画像,降低贷款尽调成本和风险,破解农村融资困局。”秦农银行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银农直联管理系统以集体资金支付为核心,将“三资”管理和产权交易与金融机构直连,实时生成资金入账凭证,实现“一站式”线上处理、全程监管。

  成立九年多来,秦农银行正在形成一幅向新而行的喜人景象:注册资本超80亿元,2023年累计投放实体贷款942亿元,涉农贷款393亿元,累计为西安2398个行政村选派153名金融顾问、487名金融联络员……目前,秦农银行通过“三资三化”平台推广,在助力农村“三资”高效管理基础上,为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质效打下坚实基础。

  前述秦农银行一线员工介绍,一方面,真实、鲜活、实时的农村数据,有助于银行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涉农企业精准画像,支撑业务高效开展;另一方面,银行通过平台知悉产权交易过程和交易内容,能有效降低贷款尽调成本和风险,实现高效放贷。

  为保证平台有效推广,“每家支行都有专员与各区县沟通,村组也派了人,层层做好对接工作。同时,定期开调度会,反馈平台推广情况是我们习以为常的事情。”这位一线员工说。

  在很多受访人士眼里,平台建设引入银行,形成政银合作,银行进行资金投入,科技公司打造平台,政府进行推广使用,推动农业农村发展。通过“三资”管理系统,实现“三资”规范管理、有效监管,通过产权交易流转系统,盘活集体资源要素,使其成为价值可衡量、可担保的资产,清除了资本下乡障碍,打破农村融资困局。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陕西辖内银行业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753.63亿元,较年初增长26.25%;贷款户数80.99万户,较年初增加16.94万户。

  “三资三化”是实现多赢的创新举措。秦农银行相关业务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短期来看,系统铺设前期,银行在人员配备、系统搭建、基础设施等方面有较大成本投入。但从长期来看,这是一项值得做、可实现多赢的投资,集体资产管起来了,保证交易透明、公正,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对与区域经济紧密相关的银行是有利的。”

  相关业务负责人坦言,“当平台数据达到一定规模后,合作银行可以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银行知道集体资产规模,便能精准匹配金融产品,后期计划将匹配的金融产品放到系统上,解决部分集体组织的金融需求。”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