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平安私人银行总裁李明:打造“私人银行家”队伍 抢滩财富管理蓝海

齐金钊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日前,平安银行披露的三季报显示,该行私人银行达标客户AUM(管理零售客户资产)余额达到1.3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8.7%;私行达标客户6.77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8.2%,在股份行里增速领先。

  在业务快速增长的背后,平安私人银行近年来实施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打造顶级私行中心、升级“企望会”服务体系、启动大规模人才招聘……平安私人银行总裁李明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面对国内财富管理广阔的增长空间,现有的服务资源还远远不够,平安私人银行将发挥自身在客户积累、数字化和生态协同等方面的优势,打造一支既懂资产配置又有科技赋能的“私人银行家”队伍,从财富健康度的角度为客户提供资产配置服务。

  开启大规模人才招聘

  “对标美国20万人的持证上岗人员,国内目前符合标准的财富管理服务人员仅有3万多人,这远远不能匹配国内财富管理的市场需求。”李明举例称,目前平安银行的财富客群大概有108万人,而银行能够胜任财富管理的人员只有4000多人,对标发达国家的财富管理人员配比,目前的服务资源还不够。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平安银行在今年10月份正式启动了“社招+校招”的大规模招聘行动。在社招方面,主要开启私行金融顾问、贵宾理财经理、财富业务部总经理、私行业务部总经理等职位招募。平安银行方面表示,希望吸引更多的同业金融顾问以及其它行业的人才。而在校招方面,平安银行则制定了全新的“私行财富管理培训生计划”,以完善的培训体系让年轻人获取优质成长机会,以储备未来的专业财富管理人。

  对于此次财富队伍的扩充、升级计划,李明透露,一方面,公司会从市场上去寻找在某一财富管理领域技能已经成熟的人才,通过持续的训练使其服务能力多元化,并借助平安银行独特的技术赋能优势让其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服务。另一方面,对于校招应届生,平安私人银行将从头开始培训,通过一些专业化的课时和轮岗,让其体会整个端到端的服务流程。

  在李明看来,平安私人银行未来的服务团队将不再是过去单纯的客户经理角色,而是融合了投顾、投研能力为一体的“私人银行家”团队。而打造这样一支团队,平安银行自身有着多方面的天然优势。

  李明认为,首先,平安私人银行能够依托平安集团独有的客户优势。平安集团目前拥有2.2亿个人客户,其中高端客群体量非常大,通过集团的综合金融服务模式,平安私人银行能够有效实现客户的转化和迁移。其次,平安私人银行搭建了财富管理领域较全的产品货架,而且在每一个品类中都涵盖了头部的管理人。最后,平安私人银行近年来通过科技手段向财富管理数字化转型,目前线上化的财富管理服务体验在业界领先。此外,依托丰富的数字化工具,平安私人银行能够通过技术赋能快速地帮助客户经理在业务广度和深度上提升,以匹配复杂且快速迭代的财富管理需求。

  创新升级产品结构和服务体系

  除了加码人才队伍建设,平安私人银行在产品结构和服务体系方面也不断创新升级。10月中旬,平安私人银行宣布全新升级“企望会”服务体系,依托平安综合金融、“私行+投行”等优势,打造涵盖“个人+家族+企业”的综合化服务,并推出慈善规划等特色服务。

  李明表示,近十年,私行客户的服务诉求发生了变化。以前私行是对客户本人,包括对企业的一些服务,主要集中在提供财富管理方面的解决方案。随着整个财富人群数量和年龄增长,私行客户的创一代都进入到传承阶段,他们的服务需求已经从客户个人到他的家族和企业,而且个人、家族企业的服务需求往往融合在一起。

  李明介绍,在服务方式上,平安私人银行打造顶级私行经营中心,囊括对公、投行、财富规划、法税专家等多元化人才,在业内首创“1+1+N”服务,即“1”个分行顶级私行PB(私人银行家),“1”个总行综合顾问,“N”个内外部专家顾问(包括投资顾问、融资顾问、财富规划顾问等),打造国内领先的顶级私行经营体系。在服务内容上,包括投融资、财富规划、私享生活、经营赋能等,涵盖从企业家个人、家庭到其企业的综合化服务。

  值得关注的是,在升级后的“企望会”服务体系中,为企业家提供慈善规划是重要的特色服务之一。“当下,企业家群体不仅关注财富的增长和传承,也更加关注精神的传承,社会价值的实现。通过创设有家族特色的公益项目,有利于帮助家族实现价值传承、家族成员价值观塑造、后代子女幸福感提升,也有利于通过参与公益活动培养子女综合能力,拓展人脉关系和社会影响力。”李明介绍,为了能更好满足企业家公益慈善和家族精神传承的需求,“企望会”依托平安乐善公益平台在业内率先推出一站式慈善规划服务,涵盖“协助设立慈善主体”“公益项目投向管理”“定制家族慈善活动”等多个层次,满足全方位的公益慈善需求,助力专业、长期、持续实现公益愿景。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