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不断深入探索 机构绿色金融发展路径明晰

王方圆 张舒琳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近年来,商业银行和基金公司在绿色金融领域的探索不断深入,勾勒出一条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风险、加快创新的发展路径。

  构建绿色金融产品服务体系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和基金公司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绿色金融产品服务体系,资金导向作用也日益显现。

  一是积极发展绿色信贷。以恒丰银行扬州分行为例,今年年初在了解到高邮市海潮污水处理厂因扩容新厂区、增设新管网,急需流动资金周转的情况后,该行第一时间深入园区排污现场,走访担保企业,核实企业经营现状,在最短的时间内向该厂提供3000万元信贷支持,解决了该厂的燃眉之急。

  二是积极发行绿色债券。今年4月,农业银行作为联席主承销商,成功为华电福新发行20亿元规模的碳中和债,用于收购14个风电项目、7个光伏项目和1个风光互补项目,预期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52.92万吨。

  此外,商业银行积极推进金融服务创新。据华夏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民吉介绍,该行目前已形成涵盖绿色贷款、绿色票据、绿色投资、绿色租赁、绿色债务融资工具承销、绿色理财、绿色基金等集团化、综合化的绿色金融产品服务体系。

  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领域也成为基金公司的布局热点。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6日,目前在内地发行的ESG基金数量已超百只。其中,包括14只名称中带有ESG的基金(A、C份额合并统计),以及百余只聚焦“碳中和”“新能源”“低碳”等细分赛道的ESG概念基金。截至7月5日,上述基金90%以上在成立以来获得正收益,超55%的基金获得了50%以上收益。

  近日,多家公募机构筹备推出更多的ESG基金。据证监会7月2日公布的数据,西部利得基金、创金合信、汇添富、海富通基金等4家公司均申请了名称中带“碳中和”字样的基金,还有9只名字中带有“新能源”“低碳”的基金正在走申请流程。

  完善战略规划

  丰富的绿色金融产品背后,离不开各家银行和基金公司战略层面的规划。

  李民吉表示,华夏银行未来将全面规划绿色金融发展的顶层设计和运行系统,制定华夏银行绿色发展专项行动方案,推进ESG理念在整个集团体系内全面实施,加快绿色金融信息化建设步伐,以科技手段提高绿色金融规范化管理水平。此外,将加大对绿色低碳产业金融支持,加强气候风险管理,明确自身碳中和目标,力争在2025年前实现自身碳中和。

  据兴业银行介绍,该行近期制定了新一轮五年发展规划,将“绿色银行”确定为升级打造“绿色银行、财富银行、投资银行”三张金色名片的第一张,明确到2025年末绿色金融业务的余额、服务的客户数均在2020年末的基础上翻一番,并要求全国各地每一家分行、子公司都成为所在区域或业务领域的绿色金融领头羊。

  据中国基金业协会发布的《基金管理人绿色投资自评估报告(2020)》,在绿色投资战略管理方面,40.5%的样本公募机构已将“绿色投资”纳入公司战略,并有约四分之三的样本公募机构有高管或公司级委员会对绿色投资业务负责;在绿色投资制度建设方面,有约五分之四的样本公募机构开展了绿色投资研究,约二分之一的样本公募机构建立了绿色信息数据库,具有鲜明的投研驱动特征和主动管理意愿。

  以华夏基金为例,2020年,华夏基金在公司层面设立了ESG业务委员会,组织架构包括总经理、ESG业务委员会、基金经理和行业研究员、ESG专门团队四个层级。并把ESG研究纳入基本面研究过程,建立了策略制定、基本面分析、组合管理、风险管理、上市公司沟通和定期追踪“六位一体”的ESG投资流程。

  强化激励约束机制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行业标准和法规建设逐步完善,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空间广阔。不过,作为一个新兴领域,绿色金融的实施过程并非坦途。

  恒丰银行相关负责人称,当前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刚刚起步,绿色金融面临信息不足、信息不对称的难题。此外,金融机构还需要进一步提升环保技术、法规和金融等方面的能力。

  兴业银行行长陶以平表示,金融机构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离不开适度的政策支持,建议各国政策和监管部门进一步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增强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应对气候变化的动力。比如,进一步强化货币政策工具对绿色金融的支持,加大绿色再贷款、再贴现、对低碳融资定向降准,降低商业银行绿色融资风险权重,让绿色债权优先受偿等。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