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不良率降至五年来最低!中信银行交出去年"答卷",实现净利490亿,两大转型已经启动

杜晓彤券商中国

  即将迎来新董事长之际,中信银行制定新三年战略规划。

  3月25日,中信银行发布2020年报显示,去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947.31亿元,同比增长3.81%;实现归母净利润489.80亿元,同比增长2.01%。其中,受到拨备计提力度边际放缓等因素影响,该行第四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高增66.07%,带动全年盈利增速转正。

  年报还披露,中信银行拟分派2020年度股息124.29亿元,每10股现金分红2.54元。这是该行近三年来最大手笔的一次派息,较上年增长6.28%。

  “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中信银行2021-2023年规划的起步之年。”年报致辞中,中信银行行长方合英首次谈及该行的新三年战略规划,其中包括“财富管理”、“科技兴行”、“风险管理”和“与中信集团协同联动”等关键词。

  同时,他表示,中信银行将迎来新董事长的带领。据中信银行3月15日公告,该行董事会已选举中信集团董事长朱鹤新兼任该行董事长一职,原董事长李庆萍辞去在该行的所有职务。这一任命还需要经过监管机构核准。

  新三年战略规划已启动

  据年报披露,中信银行于今年年初发布了新三年战略规划,其中进一步明确,经过三至五年努力,要实现资产质量显著改善,客户基础明显增强,业务规模持续增长,收入结构明显优化,盈利水平明显提高,经营管理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迈上新台阶,并提出“一改二转三攻坚”的实施路径:

  “一改”即推进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从总分行运行机制、授权机制、风险管控体系、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子公司发展等方面深化改革,支持分行竞位争先、差异化发展,构建更加有效激发队伍活力的管理机制。

  “二转”重点是数字化转型和轻资本转型。数字化转型要加快打造客户首选数字化零售生态银行、产业生态解决方案智慧服务银行、大数据投资交易领先银行;加快建设智慧风控中台、高效数据中台、领先技术服务中台,以及敏捷组织、数字人才、数字文化、资源配置“四大后台”;轻资本转型要大力推动资产管理、财富管理、私人银行、交易银行、投资银行、金融市场等轻型业务发展,持续创新资本节约手段,转变高资本消耗的增长方式。

  “三攻坚”是指集中力量,全力打好资产质量管控、客户拓展和深度经营、重点区域发展“三大攻坚战”。

  同时,中信银行预计,2021年该行资产增速将在9%左右。

  年报显示,截至2020年末,该行总资产达7.51万亿元,同比增速为11.27%;其中,贷款规模4.47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89%;存款规模达4.53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2.12%。

  值得关注的是,截至2020年末,中信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74%,一级资本充足率10.18%,资本充足率13.01%,均满足监管要求,但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这可能会对该行的资产增速形成约束。

  大公国际资信评估公司(以下简称“大公国际”)在2020年5月发布的一份中信银行信用评级报告中表示,由于战略转型下的零售业务扩大,中信银行加权风险资产增长较快,未来随着业务进一步拓展,对资本消耗加大,该行存在进一步补充资本的压力。

  根据新三年战略规划,中信银行也制定了新的三年资本规划。该行表示,将继续以资本为纲,坚持“轻型发展”和“价值创造”导向,施行全面资本管理,并通过强化资本管理举措,实现业务增长、价值回报与资本消耗的平衡发展,以全面提升资本使用效率。

  2020年8月14日,中信银行完成了400亿元二级资本债的发行,进一步增强了资本的风险抵御能力和资本充足率的相对稳定。今年3月23日,该行再次获批发行不超过400亿元人民币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并将按有关规定计入该行其他一级资本。

  业务结构优化,净值化转型近七成

  “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必须走轻资本、轻资产、轻成本的轻型发展道路。”行长致辞中,方合英表示,零售和金融市场板块成为近年来中信银行业务转型发展的重要发力点。

  年报显示,中信银行对公、零售、金融市场“三大板块”营业净收入占比已从三年前的55.6%、34.7%、7.1%,调整为45.9%、40.9%、11.7%。个人客户数和“中信优享+”平台用户数均突破1亿户,信用卡发卡量突破9200万张。

  财富管理业务方面,在去年资本市场的火热环境下,截至2020年末,中信银行累计代销非货币基金规模较上年末增长189.91%;受新产品规模大幅提升、权益类资产估盈等因素影响,年内实现理财业务收入21.24亿元。

  得益于财富管理业务的大幅增长,中信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有所提高。年报显示,2020年度,该行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88.36亿元,同比增长7.88%,占营业净收入的14.81%,比上年增加0.56个百分点。

  在净值化转型方面,中信银行披露,截至2020年末,该行符合新规的个人净值型理财产品存量规模占比达68.57%,较上年末提升33.74个百分点。

  作为中信银行刚刚开业半年的理财子公司,信银理财的业绩数据也在此次年报中首次披露。年报显示,2020年度,信银理财实现营业收入9.74亿元,实现净利润5.95亿元,净资产收益率(ROE)为22.46%;符合资管新规的新产品规模达398.92亿元。

  资料显示,信银理财于2020年7月1日在上海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50亿元。今年2月,信银理财发售了首款权益类理财产品,这同时也是目前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的第六只权益型产品。

  不良率降低,盈利能力仍承压

  去年受到疫情影响,银行业的资产质量情况备受市场关注。对此,方合英在行长致辞中颇为自豪地宣布,截至2020年末,中信银行不良贷款率降至1.64%,为近五年来最低,资产质量趋势渐明。

  相比于2019年末,中信银行不良率减少了0.01个百分点,但该行不良贷款余额734.5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09%。中信银行称,不良贷款余额、不良率呈现“一升一降”主要是由于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依然严峻,部分公司客户因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经营停滞,还款能力下降甚至出现资金链断裂。同时,该行充分暴露风险,将部分逾期60天以上贷款降级不良,将大额风险客户主动降级不良。因此,不良贷款余额出现上升。

  也因此,方合英表示,去年不良率的下降是在将信用卡和个贷逾期60天以上贷款全部降为不良的情况下取得的,更显得“殊为不易”。

  具体而言,截至2020年末,中信银行公司贷款不良率较上年末下降0.18个百分点;个人贷款不良率较上年末上升0.22个百分点。其中,尤其以信用卡不良抬头最为显著,该业务不良贷款余额达115.61亿元,不良率为2.38%,较上年末上升0.64个百分点。

  该行称,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经济增长降速等多重叠加因素影响,信用卡行业资产质量受到较大冲击。但自去年二季度起,随着疫情冲击的趋缓,月度不良净增额持续下降,不良上升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全年资产质量整体平稳可控。

  值得关注的是,前述大公国际做出的信用评级报告显示,为改善资产质量,中信银行近两年来大幅计提减值损失,对其盈利能力产生了一定不利影响。此外,未来中信银行面临着理财不良回表与净息差承压两大影响因素的释放,可能进一步对其盈利能力造成冲击。

  年报显示,2020年度,中信银行共计提减值损失829.89亿元,增长7.42%。其中,计提贷款及垫款减值损失692.85亿元,比上年增加4.92亿元,增长0.72%;计提金融投资减值损失84.93亿元,比上年增加42.26亿元,增长99.04%,主要是为回表的理财资产计提减值损失。

  此外,截至2020年末,该行净息差为2.26%,比上年下降0.19个百分点。该行表示,净息差的下降主要是受到让利实体经济、利率下行等因素影响。同时,由于疫情导致的居民消费萎缩,该行收益率相对较高的信用卡贷款投放放缓,高收益资产占比下降。

  “综合宏观经济金融形势以及市场竞争态势,预计2021年银行净息差仍面临下行压力。”中信银行表示,为应对净息差下行压力,该行已将负债成本管控作为全行工作的重中之重。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